第一單元除法:除法的驗算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和豎式計算方法,會用乘法對除法進行驗算。
2、在解決問題、探索算法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除法的驗算。
教學難點:探索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對策:通過驗算問題的提問,產生驗算的需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對有關數量關系的理解,探索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設計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同學們,你們參加過生日聚會嗎?明明和芳芳快過生日了。這天,他倆一起來到食品店選購蛋糕。(出示例題中的情景圖)你們能幫助他倆解決一些在買蛋糕過程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嗎?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電腦出示情景圖)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說。
(2)出示問題一:36元可以買多少塊巧克力?
(3)生列式,指名一人板演。
36÷3 =
先用口算算出結果。
30÷3 = 10 6÷3 = 2 10 + 2 = 12
(4)再用豎式計算。
(5)出示問題:他算得對不對?有什么辦法驗證?
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進而自覺地探索驗算方法。先自己思考,然后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辦法。指名回答,并將用乘法驗算的方法板書于黑板。
1 2 ×3 = 3 6(豎式略)
(6)觀察并交流: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法驗算除法?
(7)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2、探究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65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還剩多少元?
(2)討論列式計算。
6 5 ÷3 = 21(塊)……2(元)
(3)驗算。
第一個問題我們是怎樣驗算的?
還用這個方法驗算行不行?
a、口算驗算。
每塊3元,21塊是63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b、豎式驗算。
21 ×3 + 2 = 6 5(豎式略)
c、說出驗算中每一步的運算結果的實際意義。
(4)觀察并交流: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法驗算有余數的除法?
(5)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積再加上余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三、提升經驗,歸納方法。
1、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活動,你能說說除法的驗算方法嗎?
2、學生可以嘗試根據板書自己說說除法的驗算方法。
3、同學之間一起交流、總結方法。
四、實踐運用,加深理解。
1、口算下面各題。“想想做做”第3題。兩人輪流回答,并說說兩道題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想想做做”第1題。看看每組中的兩道題有什么聯系。
3、“想想做做”第5題。
看圖解決第一個問題。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合理的,全班一起解答和驗算。
五、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第2、4題。
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
3 6÷ 3 = 1 2 (塊) 6 5 ÷ 3 = 21(塊)……2(塊)
3×1 2 1 2 3 )6 5 2 1
× 3 × 3
3 6 6 3
+ 2
6 5
課前思考:
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從解決實際問題引出驗算的需要,并啟發學生自己探索驗算的方法,在具體的情境總共,體會驗算過程和結果的實際意義,從而真正理解并掌握驗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