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除法:農村新貌
教學目標:
1、根據課本情境解決現有問題、并能解決在具體情境中所提出的問題。
2、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有序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場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教學難點:學生根據情景,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學對策: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相互激發。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談話:小朋友,你喜歡農村的美麗景色嗎?今天,我們就去參觀新農村,好嗎?但老師有一個很簡單的要求,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出現的數學問題,你們能做到嗎?
二、創設情境,進行實踐活動。
1、整體感知。
課件演示農村新貌全景,整體感知畫面內容。
提問:在農村,你看到了什么?(突出住宅樓、街景、玩具廠、果園)
仔細看看每個地方,閱讀圖中人物說的話,把你看到的、讀到的說一說。
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1)小組合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請大家邊參觀,邊根據所給信息提出問題,看看哪組提的問題多而且好。
學生分組活動,說一說發現了什么,能提哪些問題,并進行整理。
(2)全班交流,選出共同感興趣的問題。
根據各組的匯報,把共同的問題,師進行出示。看看哪組提出的問題和老師出示的問題相同的多。
3、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談話:經過大家的仔細觀察、開動腦筋,提出了很多問題。現在還需要我們自己解決。請你選出你喜歡的問題進行解答,好嗎?
(2)生獨立解答問題,師進行巡視并給予適當的幫助。
(3)解答后先在小組里交流,并相互評價。再在班里組織交流,說出解題的思路和過程,師即使給予評價。
三、應用拓展,積累經驗。
1、談話:今天,我們不僅參觀了你喜歡的農村風貌,而且還用你學到的知識解答很多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你能說說你有什么收獲或想法嗎?
2、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請你回家后注意觀察,找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小組里交流、整理。
板書設計:
農村新貌
有順序地進行觀察。
問題略。
課前思考:
這是一個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的數學實踐活動。教材設計了一副展示農村新貌的場景圖,想學生提供了關于住宅、街景、玩具廠、果園等方面的素材,并通過對話的形式提供了某些具體信息,讓學生利用這些信息提出問題,并進行解答。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閱讀,收集信息,安排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合作學習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后反思1:
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數學學習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互動是課堂教學系統中有待進一步開發的寶貴資源,是教學活動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過主體之間的互動學習,擺脫束縛學生發展的羈絆,使學生在親身參與“做”數學中,釋放鮮艷的生命活力。通過創設濃郁的研究氛圍,開創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并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共同感受獲取知識的過程,共同分享獲得知識后成功的喜悅。在本堂課中,安排了多次小組交流活動,讓學生及時反饋獲得的數學信息,表述自己獨到的見解。交流是信息共享的過程,也是嘗試的過程,它超越了“掌握知識”而升華為“學會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