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除法:練習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前兩節學習的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樂于和同學進行合作和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進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運算。
教學難點: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有條理、合邏輯的思考方法。
教學對策:在練習中提高計算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在分析中逐漸滲透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基本訓練。
1、口算下列各題。
(1)選取22÷2 = ?
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例:20 ÷2 = 10 2 ÷2 = 1 10 + 1 = 11
(2)用開火車的形式口算各題。
2、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1)先讓學生練習后組織交流。
(2)指名說一說筆算方法和驗算。
二、教學第3題。
1、先讓學生先自己算一算,填一填。
6 9 ÷3 = 2 3 8 4 ÷4 = 2 1 6 6÷3 =2 2
2、通過比較回答問題。
哪個組平均每人收集節數多?
(第一組)
三、教學第4題。
1、先讓學生獨立解決這兩個問題
2、重點討論第二個問題的解決。
(1)4 8 ÷4 = 1 2
口答:
平均每組有12人
(2)4 8 ÷2 = 2 4
口答:全班要24張課桌。
四、教學第5題。
1、先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進行交流和反饋。
2、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想:要求“平均每輛車要坐多少人?”
只要把總人數÷汽車的輛數。
“汽車的輛數”已經知道,“總人數”還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總人數”。
五、教學第6題。
1、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想:要求“需要多少根水管?”
只要把總米數÷每根水管的米數。
“每根水管的米數”已經知道,“總米數”還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總米數”。
2、列式計算:2 4 + 31 = 5 5 (米)
5 5 ÷5 = 1 1 (根)
六、學習思考題。
師出示: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字
□□÷3=23……□
□□÷□=21……1
學生嘗試自己填寫,然后交流。
師: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余數和除數的關系入手。根據除數科學確定余數可以填哪些,同樣根據余數也可以知道除數可以填哪些,再根據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求出被除數是多少。
七、課堂作業。
練習一:
第2、6、7、8題。
板書設計:
練 習 一
想: 要求( )。
只要把( )÷( )
( )已經知道,( )還不知道,所以,先要求出( )。
課前思考:
這部分內容主要通過練習鞏固此前學過的首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幫助學生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并能解答一些簡單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通過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從實際情境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斷增強問題意識;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聯系,不斷加深對除法運算意義的理解。
思考題可以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解決。解題思路是:先根據余數必須比除數小來確定算式中的余數或除數,再根據除數、商和余數算出被除數。
課后反思1:
在練習之前,就讓學生自己回顧上節課所學的內容,課上,順著學生回顧的知識將要練習的內容先進行方法的小結,并舉例進行運用,因此,學生都能正確地進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運算,并且對驗算進行了強調,雖有一些學生對驗算的含義還不是很明白,但增強了學生自我驗算的意識,對提高正確率還是有一定的幫助。通過和學生一起分析兩步計算應用題,學生在練習中逐步積累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但在處理實際問題時,有時學生不能很明確題目的關鍵關系,如關鍵是求什么,總會受其他條件的影響進行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毫無意義的運算,這種數量間的相等關系應該在以后的講解和練習中多訓練,可能這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豐富與否有直接聯系,充分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但是我想,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在久而久之的學習中能積累自己分析問題的經驗。另外,加強學生寫答句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