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 教學設(shè)計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浸”說明小興安嶺的霧很多很濃,水氣很大,范圍跟森林一樣廣,使整個森林都浸染在霧中。用“浸”字來形容霧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畫,畫面有一種朦朧美,非常生動。可以抓住“升”和“浸”兩個字,想象小興安嶺早晨的霧景,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小興安嶺霧多、霧濃的景象。
“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可通過多媒體或錄像把秋風吹來、樹葉飛落的樣子展示給學生,從而理解“飛舞”的意思,也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想象落葉的樣子,再通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為什么用“飛舞”而不用“飄落”。“飄落”只表示樹葉往下落的動態(tài)。“飛舞”,樹葉隨風飄落的樣子。看到樹葉飄落,作者聯(lián)想到彩蝶飛舞的情景,既表現(xiàn)了落葉隨著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又表達了一種活潑、快樂的情緒。
“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
“刮”,用刀等貼著物體的表面移動。用“刮”而不用“吹”說明了小興安嶺的冬天很冷,風很大。可以讓學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聯(lián)系生活中的體會來理解在課文中的意思。
設(shè)計理念:把學習過程放大,放慢并加以回放,讓孩子在梳理的過程,體驗成長的快樂。
六、化文化人,學以致用。
(1)化人:小興安嶺四季表現(xiàn)出來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chǎn),學生體會到了嗎?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談做法、談感受。(2)化文:把這些所思所感寫下來,形成文字。(亦或?qū)憣懽约旱募亦l(xiāng))
第二課時
課前各小組把問題上交,由老師篩選相關(guān)問題。
七、超越自我,百流歸宗。(我挑戰(zhàn) 我驕傲 準行!)
閱讀組談收獲,通過展示組的展示,自己學到了什么?知道了哪些新知識?
展示組與其他組互動。其他組同學把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展示組予以解答,不正確不準確不全面的其他組補充。每參與一人加10 分。
1、小興安嶺到底什么地方美麗?
2、為什么說它是個大花園,又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3、你最喜歡這個季節(jié)的什么?怎么讀?聯(lián)系文中你體會最深的詞或資料說說理由。
4、“綠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作業(yè):
當一次小導游,把感受到的小興安嶺的美景講給父母聽。
仿寫《美麗的樂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