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的沙粒》教學紀實與評析
教學目標:1.認識生字新詞,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初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3.初步體會沙粒堅持不懈的精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初步感知小沙粒堅持不懈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藍藍的大海里,有一種非常美麗的珠子,它們有著光滑的表面,閃著奇異的光彩,我們把它們叫做珍珠。(課件出示珍珠圖片。)
師:從你們的驚嘆聲中老師知道你們很喜歡這些珍珠。能用恰當的詞語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珍珠嗎?
生:我看見了美麗的珍珠。
生:我看見了珠光閃閃的珍珠。
師:你們知道嗎?這么美麗的珍珠,有些竟然是由一顆小小的沙粒變成的。多么神奇啊!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童話故事,來認識一顆圓圓的沙粒。(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評析:珍珠是學生熟悉的一種飾物,但學生從來沒有想到這么美麗的東西會和粗糙的沙粒有密切的聯系,巨大的反差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被極大地調動起來,接下來的學習將是很輕松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在這顆圓圓的沙粒身上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用你喜歡的方式解決,遇到長句子或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熟。而且要標出自然段序號。(生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而且都有邊讀邊批畫的好習慣。你們看,這是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同桌互相讀一讀吧!(課件出示字詞。)
(生讀字詞。)
師:大家看屏幕上的生字和詞語,在字音、字形方面有哪些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需要大家幫忙的? 生:我發現“一條縫”的“縫”是多音字,它還念“feng”,縫衣服的“縫”。
師:能用這兩個音分別組個詞語嗎? 生:縫隙:縫補。 (師繼續提示要注意的字形。) 師:誰還有新的發現? 生:我發現“嘲笑”的“嘲”和“海潮”的“潮”是形近字,容易混。 師:怎么區分? 生:“嘲笑”是說一些諷刺挖苦的話,要用口,所以是口字旁;海潮是潮水,所以是三點水旁。
師:你能根據部首表義的特點來區分形近字,學習真有方法。
[評析:3年級教學的重點已從識字轉為閱讀,3年級學生已經完全具備了自主識字的能力,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識字,再以全班交流的方式學習生字,符合3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而且識字有側重,不面面俱到,識字效率高。] 生:“坦然”什么意思? 師:有人知道嗎?(生搖頭。) 師:(投影給出字典上“坦”字的解釋。)字典是我們語文學習的好幫手,如果在自己的教室里學習,你們都會請字典幫忙的,是嗎?這里,老師預先查了“坦” 字的意思,有兩種,誰來讀一讀?(生讀投影內容。)
師:我們選哪個恰當?(生猜測。)
師:看來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就要到課文中去看看。迅速找到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生:“可是,圓圓的沙粒已經下定了決心,坦然地鉆進了蚌殼里。” 師:這里的坦然是什么意思? 生:這里的坦然是說圓圓的沙粒心里平靜無顧慮地鉆進蚌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