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教學案例
2、你讀過有關于它們的童話故事嗎?誰來介紹介紹。
3、今天老師帶來的這兩個朋友和你們故事里的可不同,它們生活在美國的一片大森林——凱巴伯森林里。
板書:凱巴伯。指導“凱”字的寫法:左右等寬,左下的“己”由“豎彎鉤”變為“豎提”,成語“凱旋而歸”就是這個“凱”字。
凱巴伯森林里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
【設計意圖: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課外積累,要抓住機會引導學生多讀書。要學生交流課外的關于狼和鹿的童話故事,巧妙而不留痕跡地引領學生重視課外閱讀,達到“潤物無聲”教育效果;對于教學過程中,要不失時機地對重點易錯的字進行指導,節省教學時間。】
二、初讀課文、文通字順。
1、帶以上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流利,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2、聲音響亮,帶著你自己的理解自由讀。
2、出示生字詞和容易讀錯的詞語。強調“提防”和“血泊”兩個多音字。認讀,抽讀,同桌匯報讀。
3、分小節讀課文,糾正字音,出示其中學生感覺難讀的句子集體指導(
預設:
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群中游蕩.
凱巴伯森林的槍聲響了25年,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總共被殺掉六千多只。
4、自由準備,然后每組推薦一名同學讀其中一個小節,組織學生評價。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出示:一百多年前,鹿在凱巴伯森林里 ,但是鹿群常常遭到
。于是人們恨透了狼,他們 。后來鹿大量 ,反而破壞了 。
2、填好后認真讀讀,看看是否通順。
3、師生交流。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要培養良好的語感,就是要讓學生把書讀正確、讀流利、讀得聲情并茂,課堂是放手讓學生讀書的最佳機會,應該讓學生全面參與讀書、舍得給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響亮地,要知道,會讀書、能讀書是學習語言基礎的基礎。同時,教師還應有效地組織,帶著問題去讀書,讓學生讀有所獲,從而讀中添“趣”。本環節設計中,引導學生讀課文然后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主要是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教學中特別要注意不能讓學生把文章讀碎、讀散。學生對文本整體把握的能力是三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難點,訓練要扎實、形式要多樣。】
四、指導寫字,及時點評
1、重點指導:
蔥:上下等寬,注意點的位置
染:不能多點,豎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