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教學設計
為什么姐姐這么痛苦、流淚?請比較下面兩句話。
出示:媽媽正用一根布條,給姐姐纏足。
媽媽正用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給姐姐纏足。
比較:這兩句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為什么?
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怎么會這么痛苦呢?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聽到過或所讀過的有關資料理解,加深感受。
纏足時,先要把足背和4根腳趾使勁地往下壓,然后再用布條緊緊地把腳捆綁起來,使它不再長大。纏的時候,這腳上的細皮嫩肉往往會被擠壓得撕裂開來,鮮血淋漓,甚至能聽到骨關節被掰壓得咯咯作響的似乎要斷裂的聲音。
媽媽在給姐姐纏足,一圈不夠,兩圈,兩圈不夠三圈,三圈不夠……媽媽用布條緊緊地將姐姐的腳纏了起來。就這樣姐姐的腳慢慢地彎曲了,變形了,但是媽媽仍然用一根長長的布條,一道又一道地給姐姐纏足。(學生讀)姐姐腳上的皮膚被布條壓得鮮血淋漓,但是媽媽……姐姐的骨關節被掰壓得咯咯作響,但是媽媽仍然……姐姐臉上的肌肉扭曲了,她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如果你當時就在場,看到了這一切,你會怎么樣?
那孫中山呢?(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他心疼什么?他又生氣什么?
。2)孫中山與媽媽爭論的焦點是什么呢?(學生齊讀第三至六自然段)
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
媽媽是怎么說的?媽媽為什么嘆氣?可是媽媽又不能不這么做,為什么?說明了什么?為什么“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引導學生感受媽媽對纏足陋習的無奈,以及內心的痛苦。(嘆了口氣)
(3)孫中山同媽媽爭辯沒有用?那么結果怎么樣?這件事使孫中山感到怎么樣?請齊讀第7自然段。結果姐姐變得這么樣了?
引答:當時,不管孫中山如何想,如何反對,都無濟于事,想一想:姐姐原來是怎樣的呢?
(生答)可是,姐姐被纏小腳了,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
。ㄒ穑┰僖矝]有聽到……可見,纏足陋習給姐姐帶來了無法想象的痛苦。孫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課文說,這件事深深地……(引答)
辨析句子:
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
同學們看,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下面一句話使你感受到了什么?(傷害之深)
3、小結:這一部分講的是孫中山反對給姐姐纏足的事。
4、齊讀第二部分。
(三)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感受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1、指名讀。
2、“辛亥革命成功”是怎么回事?(教師介紹:辛亥革命)
3、首先廢除纏足陋習,表現了孫中山怎么樣的精神?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義?
4、看書上的插圖。
教師講述: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勞偉大。人民為了紀念他為他立了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