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則運算(一)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的例2以及例3(部分)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理解“先乘除,后加減”,引導學生發現并總結出同級運算和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正確進行運算。
2、培養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發現并總結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先乘除,后加減”的原因。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冬天,同學們最喜歡什么運動?
學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這里是新開業的滑雪場。(出示大屏幕)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有關滑雪場的情況。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發現、總結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1、出示信息:滑雪場開業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離去,又有150人
到來。
老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下午有多少人?
(學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230-70=160人 160+150=310人 230-70+150=310人
匯報交流:請列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的學生分別說說解答思路。
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兩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學列出了一道加減混合的綜合算式,這樣寫比較簡單。
老師:由于數目越來越大,直接寫出最后得數容易出錯,如果我們把第一步的計算結果記錄下來就不容易算錯了。(教學脫式書寫格式)
2、出示信息:開業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這樣計算,5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老師:同學們能根據信息列出綜合算式并脫式計算嗎?
(指名學生板演)90¸3´5
=30´5
=150(人)
老師:指名學生給大家說說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為什么?
學生:我先用900¸3,再用它們的商¸5,因為必須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數才能算出5天的人數。
老師:也就是說,這道乘除混合的算式你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的。
誰能說出15-8+11和40´3¸60的運算順序?
3、總結運算順序
老師:觀察這幾道算式,你們有什么發現?
學生:發現第1、3題中只有加減法,第2、4題中只有乘除法。它們都是從左到右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