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商(積)之差(和)混合運算》教學前設計及聽后有感
3、同桌交流:我是怎么解答的?
4、比較兩種算法的不同點。
師小結:看來,在解決問題時思考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計算的步數也不一樣,有些實際問題用三步計算解決,也可以用兩步計算解決,但是,不管怎樣,最后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5、
三、多層訓練、拓展創新
1解決問題6及p11 做一做(要求列綜合算式解答)
①學生獨立解答后集體校對:分析數量關系,理清解題思路
②比較兩個含有括號的算式的相同點,得出:有括號的算式,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2、按照計算要求,下面的算式要不要加括號?怎樣加括號?
①72 - 30 + 22 第一步算加法
②36+24 ÷ 6 第一步算加法
③58 - 6 7 第一步算乘法
④72 ÷ 26 第一步算乘法
⑤35÷ 5+2 4 第一步算加法
4、用遞等式計算
72 -(30 + 22) (36+24 )÷ 6 35÷(5+2)4
5、連線
401班同學游玩冰天雪地后,幫助工作人員整理冰雕區、滑雪區的場地,清掃景區內道路上的垃圾。每40平方米場地派1個同學。另外派16個同學分成2組去清掃景區道路。滑冰區占地1000平方米,冰雕區占地800平方民(信息以圖文形式出示)
①1000÷40-800÷40 ①清掃道路的比整理滑冰區的少幾人?
②16+1000÷40 ②整理冰雕區和滑冰區的一共有幾人?
③800÷40 -16 ③整理冰雕區的人數比滑冰區多幾人?
④(1000 +800)÷40 ④清掃道路和整理冰雕區的一共有幾人?
先讓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然后根據所給的算式與相匹配的問題連線,分析數量關系,最后時間有多的話安排: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有括號的算時,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聽后有感:《兩個商(積)之差(和)混合運算》一課是在學生已經大量感知了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對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一次理論提升和整理,目的是通過本課學習,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小括號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在課堂上關注了胡老師的新授環節。我個人認為在新授環節,當學生呈現了各種解決方案后,胡老師急于讓學生分析數量關系,而忽視了本課的主題。是否在學生呈現了各種解決方案后,讓學生討論對這個算式,你認為先算哪一步?這個小括號要不要加,為什么?讓學生結合具體生活情境運用解題的數量關系來解釋運算順序,真正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