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新課標)
營養午餐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第八冊第三單元p48—p49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根據需要靈活運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計算器進行口算。
2、培養學生從繁雜的數據中獲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能力。
4、指導學生學以致用,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整理數據、利用數據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不低于、不超過”的含義。
教學過程:
聯系生活,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鎮中心學校為方便學生就餐特開設了學校餐廳,提供了一些菜,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多媒體課件:圖片)
創設情境,開展活動
1、點菜;
師:“你想吃哪些菜呢?可以選擇其中的三種,直接在它們的編號上做記號,點好的可以向我示意。”(出示多媒體課件:菜譜)
師:你在點菜時,考慮得比較多的是什么?(請學生口答)
師:大部分同學在點菜時,都是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點的菜。服務員告訴我們這家菜館正推出一個特色服務,向每位顧客提供一份家常的營養成分表。(出示多媒體課件:成分表。)你從中獲得那些信息?(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暢所欲言)
師:請你利用這張營養成表,估計一下你剛才點的三道菜的熱量總和、脂肪總和和蛋白質總和分別是多少?(請學生說說三道菜的營養總和。教師要相機板書。)
師:那我們點的菜是否符合營養學標準呢?(出示多媒體課件:營養學家)
2、了解營養成分。
師:營養學家的話中“不低于”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理解的?能舉個例子嗎?“不超過”呢?
教師板書:
不低于2926千焦
≥2926千焦
師:熱量對我們有什么用處(熱量除了給人在從事運動,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樣也提供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吸收等等)
師:脂肪呢?(脂肪食入以后通過代謝轉化為熱量供人體使用,或轉化為體脂存儲于脂肪細胞中。當攝入的熱量過多,長期超過人體活動所消耗的熱能時,多余的熱能將轉化為體內脂肪,存儲于脂肪細胞中。)
師:蛋白質呢?(它能使我們具有抵抗力,少生病。)
3、科學配菜。
(1)適時指導: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標準,準備怎樣調整?(將超標的調低,將不足的調高。)(教師以其中的一個方案為例進行指導)
4、實踐活動。
1、提出分組討論問題:
如果讓你搭配,你能配出多少種合格的午餐菜肴來?
2、分組討論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以5—7人為宜每組選一名負責人,負責本組成員的分工組織和協調工作。小組成員的選擇應考慮到學生的性別差異、個性差異、學習水平差異等。(分組工作教師應在課前完成)
3、組織學生進行專題討論。教師可巡視班級,檢查監督學生的活動情況,也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活動中,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給予必要的知道并相應的調整課堂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