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課堂實錄
師:當別人對亞里士多德的話表示懷疑的時候人們就會責備他,責備的語氣該怎么讀
生讀.(沒有責備的語氣,較平淡)
師:你這個不是責備,而是提醒.
生再讀.
師:你的語氣比較平和,是疑問,但比剛才那位好點了.
再指名生讀.
師:好一點了,但還是有一點溫柔.
生再讀.
師:她讀得好一點了,你讀時,就用眼睛看著我,我懷疑亞里士多德,兩眼怒視著我,你就沖我說.
生再讀,讀出了厲聲責備的語氣.
師:這個語氣就叫——
生:責備!
師:大家一起對著我說!
生齊讀.
師:一個人懷疑,會有多少人責備
生:所有人!
師:有多少人信奉
生:研究科學的人!
師:是所有研究科學的人!
三. 導讀第三自然段.
1.理解亞里士多德的說法
師:關于這兩個鐵球怎么下落,讀吧!
一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這是亞里士多德的說法,一起讀!
師:他只是舉了個實驗的例子,他想說一個什么觀點 提煉出來.
學生:球落地和重量有關.(師舉球)
師:這里有兩個鐵球,一個10磅,一個1磅,誰來做這個實驗
學生共同合作,完成實驗.
(一男生舉球,不撒手,演示亞里士多德"想象中的落地過程,但只是演示了大球快,小球慢的現象,而沒有演示出速度之間的10倍的差異.)
師:對嗎 (不對)快慢對嗎 (對)小下的速度是大球的十分之一,對嗎 再請一生上臺演示.(師先示范,舉小球,如果大球一秒,那么,小球需要10秒,請大家數數,在學生的數數過程中,教師演示一大一小兩個球的落地情況.
師:我們看到了亞里士多德想象中兩個鐵球落地的情形,再讀這個段落.
生讀.
師:聽老師讀,(重點強調"輕"與"重"10和1的對比,強調了"同時".請你讀!
一生讀.讀出了對比.
師:挺好,齊讀!
師:這樣就讀出了情景,讀出了亞里士多德通過例子要說明的觀點.
2.理解伽利略的思維過程.
師:沒有人懷疑這個觀點嗎 當時有個就伽利略的,年僅25歲,是個數學教授,沒有名,沒有地位,是個平凡小輩,就是他.
師:接著讀,想想伽利略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快速瀏覽,把有關信息提煉出來.
師強調:現在不是一般讀,快速瀏覽,提煉信息.
生回答:先是產生了疑問.
師:"產生疑問"是你提煉出來的.
師板書:懷疑
生繼續(xù)讀句子.
師:有個詞語你讀得很準確"試驗".
板書:試驗
師:"實驗"和"試驗"有什么區(qū)別
生:實驗就是不知道的,我們去做一下.試驗正好相反.
師:你正好說反了,"實驗"是知道結果,"試驗"是在不知的狀況下,懂了嗎
師:概括一個詞語,這就是一種重要的抽象能力,很重要!一邊瀏覽,一邊提煉.
師:我們來品讀這一段話,看看伽利略怎么思考的.既然是品讀,要一邊讀,還要揣摩內心深處,看他是個怎么樣的人.
(用課件出示課文片段)
師:思考過程誰來讀下!
生讀.
師:讀得特別流暢,接著讀.
生讀.
師:這段話讀得特別流暢,并不一定代表理解深刻,聽老師讀.
師讀,邊讀邊問:哪兩個鐵球,誰比誰快
師:你們也這樣讀,一邊讀,一邊想,待會有問題問你.
生快速讀,一個學生很快舉手.
師:有些同學混淆了"讀","念".把你的聲音用器官發(fā)出來,叫"念",一邊想一邊讀才叫"讀書".
生繼續(xù)讀.
師:這里的"事實"指得是
一學生馬上舉手,但表達不清.
師:第一個舉手并不一定正確,你還沒想好,等會再舉手.
這個題目是難點,學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