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網絡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例談
1、伽利略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做了怎樣的試驗?結果怎樣?
2、從“反復”、“許多次”、“總是”這些詞中你知道了什么?
3、從“伽利略那時候才25歲,已經當了數學教授”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4、伽利略要進行公開試驗,說明他具有怎樣的精神?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思考題,然后把思考結果打寫在討論板上,教師利用網絡的監控器查閱學生的習題解答情況。學生在答題過程中,自由地在不同的知識點間進行轉換,短時間內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擴展了學生的視野,打破書本局限,他們的創新意識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如有的學生在回答第四個問題時寫道:“伽利略在當時人們都信奉亞里士多德的話,卻勇敢地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關于‘物體落下的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例’的說法,可見,伽利略具有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我真佩服他!”又如,教師在討論板上要求學生展開想象,想想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試驗成功后,會怎樣表現?塔下的群眾又會怎樣?學生反映敏捷,想象豐富合理。有的說,伽利略會激動地熱淚盈眶,不停地揮動雙臂,高聲呼喊我成功了!有的說,塔下的群眾也會興奮地手舞足蹈,互相擁抱。他們終于明白,權威說的話不一定全都對。
實驗表明,個別化學習方式,在激發學生認知興趣,促進智力發展,特別是在培養形成學生信息能力方面,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