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課時說課稿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都要做數學題,有的數學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講的是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興趣的。
[這一導入教學環節,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學生有一種求知欲望的心情,為全文的學習定下基調,這樣,激發學生興趣的心情,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引發閱讀期待。]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本。
學生初讀課文,逐步做到正確、流利了解本文講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并理清文章的結構。
[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識字,讀中感悟,通過讀內化語言,正確流利地朗讀是有感情的基礎。]
(三)深入研讀,理解悟情。
1、學習第一、二自然的
①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二自然段。
思考:從這兩段中你們讀懂什么?從哪里看出小男孩是我空的常客?他來干什么?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我是怎樣回答小男孩?
②真的像我想的那樣簡單嗎?
③交流:
板書:報告新聞,顯示新本領。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讀出意、讀出來,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體會這個小男孩活潑天真和好奇心強的特點。]
2、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他的新本領是什么?請女同學讀,男同學認真聽。讓學生畫出文中描述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及由此而產生圖案的句子,再通過讓學生合作交流動手實踐切蘋果的不同種方法,觀察蘋果的圖案進行對比,在第四自然段中,讓學生找出重點詞句這樣切長感到驚奇的事。
思考:
①小男孩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②小男孩切蘋果的方式和人們通常的切法有什么不同?
③反饋交流
在反饋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的品詞析句,感悟小男孩的創新思維,并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板書:
攔腰切——五角星
見過……總是……從未見過……更沒有想到
[設計意圖:心理學家研究發明,老師自己說十遍,做十遍,抵不過學生自己說一遍,做一遍更有效果。這一環節培養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讓學生合作探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獲取知識,親眼所見的體驗,并讓學生了解到什么叫攔腰切。]
3、趁著學生高漲的情趣,接著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五自然段,這是本課的重點段。通過多種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
思考:
①那鮮為人知的圖案為什么有那么大的魁力?“魁力”一詞怎樣理解。
②理解課文最后一句:往小處說是什么意思?那么如果從大處說該怎么講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板書: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思維方式
[設計意圖:從讀中理解,讀中感悟,體會句子,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有趣發現中獲取深刻的感受,體現了以學定教的新理念。]
(四)總結全文
1、指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說說對課文的理解。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在學生說了自己的收獲之后,我又引用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