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7單元教案
教學過程:
一、學生打草稿,教師巡視指導。
二、學生修改草稿。
三、評講學生在作文中的不足之處。
練習7
教學要求:
1.理解來源于象棋的詞語的意思,通過誦讀歌訣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規則,感受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2.熟記八個詞語和《古今賢文》。
3.寫好鋼筆字,知道上下都有鉤時,下鉤包住上鉤。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傾訴煩惱。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授課日期:5月30日,累計課時:90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來源于象棋的詞語的意思,通過誦讀歌訣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規則,感受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談話引入:同學們聽說過象棋嗎?象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棋類活動,它是象征著古代戰場雙方廝殺的一種游戲。我們生活中有些詞語就來源于象棋。練習中舉了一個例子。請同學們看看。
2.讀書上文字。
3.我們了解了象棋中“將軍”的本意,那么,現在“將軍”一詞常常比喻什么呢?(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為難。)
4.書上還列舉了一些這樣的詞語,請讀讀這些詞語,想想它們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現在生活中又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交流
參考:
馬后炮:原意為“馬”已經“將”住對方,后面又跟著“炮”,使“將”動彈不得,輸贏已成定局。比喻事到臨頭才想采取措施,已經沒有用了。
過河卒子:小卒過河,不能回頭。比喻沒有退路。但過河卒子賽過車,比喻威力更大。
棋逢對手:比喻雙方本事相當,可相匹敵。
舉棋不定:拿起棋子不能決定怎樣下。比喻做事猶豫不決。
棋輸一著:一著棋子下得不當就輸了全局,比喻技術、能力、智謀等略遜對方。
5.除了書中提到的,你還能說出哪些呢?
6.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說一句話。
二、教學第二部分
1.同學們會下象棋嗎?下象棋是有一定規則的。(出示歌訣)這段歌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請同學們自己讀讀。
2. 能讀懂歌訣的意思嗎?請同學借助棋盤講解。
3.一首簡單的歌訣,讓我們對象棋的競賽規則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在朗讀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呢?(瑯瑯上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對稱押韻)
4. 背誦。
三、教學第三部分
1.胡榮華是我國著名的象棋大師。為什么這樣說呢?請讀讀短文。
2.在這段話中有一組近義詞,你發現了嗎?(技術、戰術)它樣可以調換嗎?說說理由。
不能調換。“技術”在這里指胡榮華下棋的經驗、技巧和能力。“戰術”指胡榮華參加象棋比賽時運用的策略和方法。
3.“蟬聯”這個詞,聽說過嗎?根據上下文來猜猜意思。再查查詞典,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
蟬聯:多指連續擔任某個職務或繼續保持某種稱號。
第二課時
(授課日期:6月2日,累計課時:91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記八個詞語和《古今賢文》。
2.寫好鋼筆字,知道上下都有鉤時,下鉤包住上鉤。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
(一)教學成語
1.借助工具書,把字音讀準。
2.指名讀,正音,齊讀。
3.你理解了哪些成語的意思?
繼往開來:繼承前人的事業,開辟未來的道路。
革故鼎新:鼎,樹立。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關于改革開放,建設和發展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