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案例
(2)“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3)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4)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3、①師:看來使同學們感動最多的第5自然段的這段話。我們一起先來讀讀這句話。(課件:段。標紅:“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那同學們,他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還這么沉著和平靜啊? 生:剛地震結束的余震中。
②師:是啊,就在前一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地震中搖晃。同學們,你想不想親眼目睹那7.3級的地震給中國臺灣地區帶來的災難啊? 生:想!
師:請同學們看屏幕。(錄像)
師:(當人們還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時,地震來臨了。大地在顫動,房屋在搖晃,人們不顧一切地向外奔跑,整個城市被地震破壞地面目全非。小孩子的哭聲、人們的喊叫聲、房屋的倒塌聲,充斥著整個中國臺灣地區。在這場災難中,兩千多人遇難,十幾萬人無家可歸。你們看,這就是地震后的余震,有些余震甚至不亞于主震,人們還來不及躲避就被壓在這廢墟下。)
師:看了錄像,再來讀這句話,你有什么體會? 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夠沉著和靜靜,他們太偉大了!太了不起了!(生讀)(課件變紅:沉著、靜靜)
師:自己讀讀,讀出對他的敬佩。你來讀。(生讀)
師:再沉著些!堅定些!(生讀)
師:一起讀。(生讀)
[設計意圖:由 “靜靜地”入手,通過看錄像,使學生產生直觀的感受,創設出一個可怕的、驚心動魄的地震場景。與下文醫院中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繼而突出中國臺灣人們的品質,體現青年和醫生舍身救人的偉大。]
③師:(課件)同學們,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外面嘈雜一片、混亂不堪,在危及生命的緊要關頭。李博士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就讓我們走進手術室,走進青年的內心吧。同學們,你們就是那位中國臺灣的青年,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此時此刻,你們在想些什么呢?
師:外面嘈雜一片,人們在四處逃跑。青年人,你的家人什么情況你還不知道,還是讓小錢等待別人的骨髓吧。 生:不。因為他找合適的骨髓太不容易了。我決不能放棄。
師:我聽出了你的堅定。你是一心想要救人啊!
師:年輕人啊,一陣陣余震不斷襲來,有時余震比主震更劇烈。手術再進行下去太危險了!咱們換個時間吧。 生:不,因為小錢如果得不到我的骨髓就要死了。
師:堅定中透著勇敢,真不愧是我們的骨肉同胞啊!
師:這時候,房子在振動,隨時都有塌陷的可能,太危險了,危及到你的生命安全啊!你放棄吧。 生:不。因為我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個年輕人正對等待著我的骨髓。
師:余震太頻繁了,你的處境太危險了。99%的可能會砸死,你為什么還要救他?
生:有1%的可能我也要救他。
師:說得太好了!只要有一線希望,你也要救小錢啊。
師:我想問問大家,你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救一個陌生人的生命啊!小錢難道是他們的親人嗎? 生:雖然他雖然不是我的親人,但我們同樣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