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案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深入領悟──品讀賞讀,揣摩寫法──積累語言,嘗試運用的“整、分、整”教學模式。
閱讀教學更要有因文而異、因需而異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針對景美、境遠、情深的課文,可以采用以情境體驗為核心,以朗讀指導為重點的“導讀、練讀、評讀、賞讀”的教學模式;
對于童話、寓言,可以采用“初讀,知順序──熟讀,記語言──再讀,演一演”的教學模式;
對于有值得探究的問題的課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問題為導向,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
對于寫法有特點,且學生學得來、用得上的課文(如,簡單的說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內容,領悟寫法,嘗試運用”的教學模式;
對于適合習得某些學法的課文,可以采用“方法滲透,方法領悟,方法小結,方法運用”的教學模式;
對于略讀課文、選讀課文,可以采用“一讀讀通課文,二讀粗知大意,三讀交流感受”的教學模式;
對于“綜合性學習”,應體現體驗、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設計方案,分組活動,輔導交流,展示成果,小結收獲”幾個環節……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文言文五步閱讀法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二者應是有機的統一,而且"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葉圣陶語)。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的根本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學習。從根本上講,文言文教學實質上就是指導學生閱讀文言文。因此,文言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探究或創造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這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向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切實可行的程序化的文言文閱讀方法?d?d五步閱讀法。
一、預讀其主要目標是:讀準字音,準確停頓,把握節奏;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具體做法是:(1)查閱工具書,結合注釋給生字生詞注音。(2)根據教師范讀或課文錄音清楚準確地朗讀課文。(3)結合課文注釋和語文工具書,了解有關作家作品常識。(4)結合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從整體上了解課文。(5)通過解題和通讀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和文體特征。
二、抄讀其主要目標是:熟悉課文,自學存疑,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具體做法是:(1)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與名言警句。(2)勾劃或抄寫課文中的難句。(3)記錄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疑難問題。(4)閱讀或摘抄(或作提要、目錄)與課文相關的輔助材料。(5)結合單元學習的提要、課文預習提示、思考和練習,確定學習的童點和難點。
三、解讀其主要目標是:通過語言分析,具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表現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度或思想傾向。具體做法是:(1)結合語境,從句子結構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2)利用古漢語常識具體分析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3)翻譯(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課文或課文片斷,以求深入地從整體上把握文章。(4)課堂專題討論,落實重點難點,分析解答課后"思考和練習"中的語言訓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