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底和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p20—22頁。教學目標 :
1、知識技能目標: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和高,并能夠正確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過程方法目標:在操作活動中感知高,并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的畫法。
3、情感態度目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認知遷移能力,在自主構建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提升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 初步感知
1、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曾經認識了長方形,誰來說說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說出長方形四條邊互相垂直,四個角都是90°。
2、老師手里有一張平行四邊形的紙片,如果把它做成長方形,應該怎樣剪?有幾種剪法?學生利用自己課前準備的平行四邊形紙片和剪刀嘗試操作以后,分小組進行交流。
3、請同學們把自己的剪拼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到展示臺前匯報,并把不同剪法的紙片貼到黑板上。
4、引導學生觀察不同剪法中的剪痕有什么共同點,結合學生的回答使學生初步感知到:平行四邊形邊上的一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就叫平行四邊形的高。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1、探究高的畫法
(1)要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直尺、三角板)師:誰來為同學們演示一下你的畫法?
(2)師生共同總結畫平行四邊形的高的方法。把三角板的直角邊和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對齊(如圖),從邊上的一點畫對邊的垂直線段,就是它的高,用虛線表示,垂足所在的邊叫平行四邊形的底。
(3)學生在平行四邊形中練習高的不同位置的畫法,并在練習中體會和感悟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無數條。
2、畫梯形的高。
(1)出示梯形:我們已經學會了畫平行四邊形的高,同學們知道梯形的高怎樣畫嗎?
(2)學生獨立操作,展示不同作品。
(3)引導學生思考:平行四邊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3、畫三角形的高。
(1)師:同學們表現都很不錯,已經會畫兩種圖形的高了,老師想考考同學們,你們會畫三角形的高嗎?學生在準備好的銳角或直角三角形中嘗試畫高。
(2)師:誰想來展示臺前介紹一下自己的畫法?學生匯報,注意糾正錯誤畫法 。
(3)總結歸納三角形高的畫法,并在練習本上練習畫高。
(4)師:大家知道三角形的高有多少條嗎?有的學生認為有三條,有的學生認為有一條(直角三角形),引導學生進行辯論,教師適時點撥。
4、總結歸納:
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如何畫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你認為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嗎?結合學生回答,媒體展示:。
三、拓展練習 鞏固新知
1、標出下列圖形的高以及相對應的底。
2、畫出下面圖形給定底邊上的高。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能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