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五年級上《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案例
師:觀察比較這些圖形的面積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樣比較?同學們可先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師:哪個小組先來匯報,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比較面積的大小的?
生1:1號和3號圖的面積相等,我們是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們把1號平移到3號的位置,兩個圖形重合,所以1號和3號的面積相等。
師:請你再說一遍你們用的什么方法比較1號和3號圖的面積相等?
生2:我們用的平移法,把1號平移到3號的位置,兩個圖形重合,所以1號和3號面積相等。
(教師按照學生敘述的方法,用課件演示1號和3號兩個圖形重合的方法。)
生3:我們發現把1號和3號拼起來正好是4號圖。所以1號加3號的面積與4號圖的面積相等。(師課件演示過程)
師:你們的發現真不錯,你們還有什么發現?再來說一說。
生4:2號和6號圖的面積相等。因為把2號圖從上往下翻過來正好是6號圖。
生5:2號和5號圖的面積相等,把2號圖從右往左翻過來正好是5號圖。
生6:把5號和6號圖合在一起與8號的面積相等。
生7:9號和10號圖合起來與12號圖的面積相等。
生8:4號和7號兩圖的形狀不一樣,但面積相等,我們是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9:11號和13號兩圖的形狀也不一樣,但面積一樣,我們也是用數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
(三)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細,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真不少,現在老師想考一考你們的眼力,判斷下面哪些圖的面積與圖1一樣大?
1.出示書17頁的練一練1題。
生(1):圖(1)和圖(3)的面積一樣大,把圖(3)的上面的小三角形剪下來向放到缺的地方,變成圖(1)
生(2):圖(1)和圖(4)的面積一樣大,把圖形(4)右面的三角形分割下來向左平移到缺的地方,變成圖(1)
師:請你上臺來演示一下你的分割方法,好嗎?
(學生演示)
生(3):我的分割方法和他的不一樣,我是從左邊的尖外分割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右邊,也變成圖(1)。
2.如圖一個長方形少了一塊,你認為下面的哪個圖形補上去就能使這個長方形完整了?
生(1):圖2我先把這個長方形畫完整,發現它缺一個直角梯形。所以我認為是圖(2)。
3.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七巧板,小組活動怎樣能拼成平行四邊形?比一比哪組拼出的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多。
(學生匯報略)
(四)小結
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你們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列舉活動中的種種收獲、困惑。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比較圖形大小的方法,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因此,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我采取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的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到圖形的形狀不同,但面積都相等。在學生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它們依據是什么,當發現學生的比較方法獨特時及時給予鼓勵,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間,體現了比較圖形面積大小方法的多樣化。在鞏固環節中,我讓學生應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七巧板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體會圖形的變化與面積大小的關系,同時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盎然,求知欲望高,課堂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