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圖形的面積
【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需要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如果要你們比較門的面積和桌面的面積你們一定能很快比較告訴老師誰的面積大?
生:門的面積大。
師:如果我們要比較的圖形它們的面積大小沒有那么直觀明顯,我們又該怎么比較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
(板書課題:比較圖形的面積)
二、探索交流,獲取新知
師:要比較一些使用直觀方法無法判斷的圖形面積時,我們會借助方格紙。(貼掛圖)下面請同學們借助方格紙,仔細觀察,你能發現什么?
生1…… 生2……
生3:圖⑴和圖⑶相等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通過數格子知道的。
師:我們數格子的時候呢,往往不滿一格就都算半格,那怕是只占了一點點或者是差一點點就滿一格我們都是按半格算。下面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數一數方格紙上的13個圖形面積各是多少格。
(四人小組合作數格子,然后匯報結果)
師:我發現同學們在數圖形⑾時答案不統一,你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知道它的面積到底時多少格?請四人小組合作,看能否通過剪一剪,拼一拼知道。你們在剪拼的過程中還能發現這些圖形之間的一些關系嗎?
(生小組活動,匯報結果)
生1:我發現把圖⑾前面凸出的三角形剪下來,補到后面去,就能組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圖⑿是相等的,都是15格。
生2:我發現圖⑼和圖⑽合起來與圖⑿面積相等。
生3…… 生4……
師進行課堂小結:通過同學們剛才的活動,我們可以知道比較圖形面積的基本方法有:
(一)直接比較(面積大小相差明顯)
(二)數格子;
(三)重疊法;
(四)割補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好處與不足,同學們以后的應用中,你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最佳的方法進行比較。
三、課題練習,鞏固新知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細,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真不少,現在老師想考一考你們的眼力,判斷下面哪些圖的面積與圖1一樣大?
1.出示書17頁的練一練1題。
學生說一說:圖(1)和圖(3)的面積一樣。把圖(3)的上面的小三角形剪下來放到缺的地方,變成圖(1);圖(1)和圖(4)的面積一樣大。把圖形(4)右面的三角形分割下來向左平移到缺的地方,變成圖(1)
師:請你上臺來演示一下你的分割方法,好嗎?
(學生演示)
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我的分割方法和他的不一樣,我是從左邊的尖外分割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右邊,也變成圖(1)。
2、如圖:
一個長方形少了一塊,你認為下面的哪一個補上去,就能使這個長方形完整了?
生(1):圖2我先把這個長方形畫完整,發現它缺一個直角梯形。所以我認為是圖(2)。
3.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七巧板,小組活動怎樣能拼成平行四邊形?比一比哪組拼出的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多。
(學生匯報略)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