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與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1、學生討論:用平均數表示這組擲 沙包同學的水平請同學匯報計算出來的平均數(36.8+34.7+25.8+24.7+24.6+24.1+23.2)÷7=27.7cm觀察表中數據,與平均數相比,你認為用平均數代表這組同學擲沙包的水平公平嗎?學生匯報結果“平均數27.7比大多數同學的成績都高,因數這組數中,有兩個數偏大,所以平均數不能很好地反應這組同學擲沙包水平。老師:平均數與這組數據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我們找一條能彌補平均數表示這組同學水平的不足,這個數叫“中位數”。2、老師介紹中位數,把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后,中間的數據就是中位數,它的優點不受偏大偏小數據的影響。3、讓學生根據中位數的定義來求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4、請學生說出求中位數的過程,做出總結。5、出示例5(1)請學生先把這組數據從小到大排列。2.74 2.78 2.83 2.89 2.90 3.06 3.52(2)分別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和平均數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3)學生回答三、四問,得出結論:7名男生跳遠成績的平均數是2.96,有5名成績的學生都低于平均數,所有用平均數表示這組成績不合適,用中位數表示。(4)變化數據,增加一個數據,請學生求出中位數問:與上題相比有什么不同?變成8個數據后怎樣求中位數?(5)當一小組數據有偶數時,中位數是中間兩數的平均數。7、完成教材中107頁的1、2、3、4 題(三)課堂小結:你知道什么是中位數?怎樣示中位數?你能根據中位數和平均數求問題嗎? 第五十四節學習內容:綜合應用——鋪一鋪學習目標:1、通過實踐活動繼續讓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平面圖形在方格上進行密鋪,從而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并能計算所占面積。2、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廣泛應用 ,感受數學美。學習重難點:認識哪些圖形可以密鋪和設計密鋪圖案。學習過程:(一)導入你還記得密鋪嗎?這些密鋪的圖案是由什么基本圖形組成的?(二)探究新知1、如果密鋪平面時只用一種圖形,比如圓、等 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請你猜猜看,哪些圖形能用來密鋪?2、引導學生想像,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合作動手擺一擺,找出哪些圖形可以密鋪。3、學生匯報自己交流的結果。4、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密鋪?學生舉出相應 的例子5、讓學生任選一組瓷磚,在方格上設計新穎、美觀的圖案。6、讓先設計完的同學數一數在自己設計的密鋪中,有多少塊不同的基本圖形?所占的面積是多少?7、展示學生的作品,看誰設計的最美觀,更有創意,學生互評一下。8、讓學生用教材例2中圖形進行設計。(三)課堂小結你知道哪些圖形可以密鋪嗎?你會設計密鋪的圖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