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5倍數的特征》說課稿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倍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好找因數、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重要基礎,還有利于學習約分、通分知識。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數的特征,對于本單元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說教學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聯系學生熟悉的場景,創設并串聯情境,從課的開始出示的“我是一個兵”的訓練場面到新課的開始都是采用情境式串聯起來,而且不是為了情境而情境,在接下來新知的學習中都是緊緊圍繞這兩個游戲,包括課的練習也采用“賽場練兵”這樣具有情境的詞串聯,使得整節課自然的成為一個整體項目,每一個場面都不顯得突兀。
2、自主選擇想了解的項目,給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權和優先學習的權利,沒有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讓學生充分享受主動權,愉快地接受新知。
3、尊重學生已有的認知體系,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進一步建構更為龐大的認知結構,充分讓學生學會知識的正遷移。利用學生已有的找倍數的方法和對2、5倍數的特征的初步認識來概括出2、5的倍數的特征,
4、重點環節的處理水到渠成。把“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數的特征的教學放到了練習的環節,使得練習不在單純的是練習 ,,利用判斷題出示一些常識性的知識,讓學生在練習中也能不斷的學習新知,避免了將一節課很程式化地分成幾大板塊,呈現出練中學,學中練的的融合模式。
5、重細節的珠圓玉潤,每個細節我們都從整體上加以考慮,希望能做到銜接得體自然,例如在學習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這個環節,我們采用先找出2的倍數,再找5的倍數的方法,然后改變集合圈的位置,讓學生來想有哪些數字是要變化的,怎么變化,在不揭示“公倍數”這一概念的學習要求下,讓學感知這一特點。
6、練習生活設計。利用“東方衛報”機動車的數量問題,讓學生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同時還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匯報驗證”等教學方法。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歸納解決問題。具體地說分為一下幾種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去年軍訓的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需發展的要求。
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語境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2、5倍數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說流程
本節內容安排1課時,共分四個環節。
(一)由往屆的“我是一個兵”春季趣味運動會做開始。
這一環節照片的出示很有震撼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激發了學生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