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數是兩位數除法》
教學目標:
1、 通過具體生活實際情景,體驗“改商”的過程。
2、 能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掌握試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出示題目:306÷51 120÷19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交流時讓學生口述怎樣試商。
教師談話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創設情景,討論乘車方案。
出示教學情境圖,學生觀察。
教師:你認為應怎樣安排乘車?(學生小組討論后再進行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認識方案有三種:1、都坐小客車;2都坐大客車;3、可以坐大客車和小客車。
(二)、解決問題
1、引出問題1:三年級學生都坐小客車,需要幾輛車?
(1)、學生列出算式并嘗試估算。
(2)、探索豎式計算方法。
①、學生先獨立嘗試用豎式計算272÷34的商。
②、討論交流算法。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認識:把“34”看作“30”來進行試商,但在具體的計算時,會發現“934的積”比被除數大。積大了,說明商太大了,這是因為把除數看小了,所以商要改小,因此商應改為8。
2、引出問題2:四年級學生都坐大客車,需要幾輛車?
(1)、學生列式并估算。
(2)、探索豎式計算方法。
①、學生先獨立嘗試用豎式計算184÷46的商。
②、討論交流算法。
讓學生口述試商過程,引導學生認識:把“46”看作“50”來進行試商,但在具體計算時會發現商3是不合適的。因為用356得138,被除數184減去138得46,余數46與除數46相等,說明商小了,因此要改商4。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68頁“試一試”1、2題。
四、全課總結
學生說說這節課學到哪些重點,可以結合例子說明。
五、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