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案例(通用2篇)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案例 篇1
(一)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2.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根據數對確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中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3.引導學生經歷由實物圖到點子圖最后到方格圖的數學化抽象過程,滲透坐標的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體驗確定物體位置與生活的聯系。
(二)學生和內容分析:
在第一學段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前后、 上下、 左右表示物體具體位置的知識, 也學習了簡單的方向等知識,這些知識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基礎。 這節 “確定位置” 不僅是第一學段學習內容的發展和第三學段內容的鋪墊,對提高學生的空間概念,認識周圍環境有很大的作用。教材中呈現確定多媒體教室中學生的座位這個情景,通過讓學生找出哪個是張亮,明確“列”“行”的含義及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一般規則。接著給出用數對表示張亮同學位置的方法后,要讓學生討論用了幾個數據,每個數字分別表示什么含義,體會可以用有順序的兩個數組成數對表示出一個確定的位置,并明確書寫的格式。通過表示王艷(3,4)、趙強(4,3)的位置,比較有什么不同,強調有序數對中兩個數順序的重要性。后面的例2是把具體環境中的物體的位置關系,在方格紙上表示出來,也就是在方格紙上畫出物體的平面示意圖,這時物體用一個點代替。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方法:談話、討論。
(五)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重點難點:能用數對表示位置,根據數對確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中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九、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座位圖,用自己的話描述“小軍”的位置。
1、學生回答。
2、質疑:我們描述的同一個人的位置,但為什么說法都不一樣呢?
(二)、利用班級座位圖認識列和行。
1、為方便大家的交流,在數學上我們通常會用列和行來描述某人的具體位置(板書:列 行),那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 請你上來指一指。
2、第一列和第一行又在什么地方呢?(在一般情況下,第一列是在觀察者的最左邊,第一行是從觀察者的最前面開始數起)
3、學生跟著課件一邊用手指一邊數列和行。
4、現在你能用第幾列第幾行來描述小軍的位置嗎?(板書小軍的位置:第4列 第3行)
5、小蘭和小紅的位置你也能來描述嗎?
(三)、班級座位圖轉化為點子圖。
1、請大家看大屏幕,這張圖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覺得這樣的變化有什么好處呢?
2、在這個圖上你還能找到剛才小軍的位置嗎?(請一學生上來鼠標點擊)
4、補充其他幾個學生的位置也讓學生來描述。(課件出示)
(四)、激活思維,探究新知。
1、在這里我們用第4列第3行來表示小軍的位置,想想,還有沒有更簡練的表示方法呢?請大家在本子上先試試,看誰表示的方法更簡潔更有創意。
2、教師巡視,學生嘗試著寫,并請幾個有代表性的上黑板板書。
3、仔細觀察黑板上的同學創意,這些寫法有哪些共同點呢?
4、介紹用數對表示的方法,并揭示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板書課題)
5、把剛才補充的幾個學生位置轉化為用數對來表示。(課件演示)
6、你覺得用數對來表示位置跟剛才用列和行表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五)、應用新知,加深對數對的體驗和理解。
1、現在你能不能也用數對來表示你在班級中的位置呢?要準確地表示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必須先要找準第一列和第一行,以老師為觀察者,你們的第一列在哪兒呢?第一行呢?(分別請第一列和第一行的同學起立)
2、請把你在班級中的位置用數對的形式寫在本子上。
3、全班匯報,反饋。
①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
②根據教師提供的數對,學生發現數對與位置之間的規律。
我們換個方式,老師在屏幕上出現數對,請相應的這個位置上的同學起立,看誰的反應快。課件依次出現:(2,4),(5,3),(6,2),(1,6)
a:(5 ,2)和(2 , 5),我數字沒變,人的位置怎么變了啊?
b:(7,?)可能是哪些人?(第七列的同學都有可能)你覺得一定是你嗎?(不一定)要想明確究竟是哪個人,必須要知道哪些數據?(列和行缺一不可)當這里的”?”等于幾的時候表示的是你?(提問站著的某一個同學)
c:(1,4)(2,4)……(8,4)你發現了什么?(行數相同,站著的人必定在同一行,反過來如果是同一行的兩個人他們的第二個數字必定一樣)
(六)、由點子圖轉化成方格圖,初識直角平面坐標系。
a:如果老師把這些點都用豎線和橫線連起來,請看:(課件演示)……你還能找到原來的點嗎?(它們變成了這些橫線和豎線的交叉點了)
b:如果我們把每一列和每一行的起點規定為“0”,現在就形成了一張方格圖。(課件演示)
c:總結提煉,形成方法。
1、根據數對找地點:在這副圖上你還能找到小軍的位置嗎?(學生上臺指)說說你是怎么找的? 小光(5,1)的位置又在什么地方呢、我也請一個同學上來點一點。
2、根據地點寫數對:現在咱們倒過來,給你一個指定位置請你寫出它的數對表示方法,行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七)、生活中的數對確定位置。
用數對來確定我們的座位,既簡練又準確。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地方用到了數對的方法:你能舉些例子嗎?
1、學生舉例
2、課件出示:國際象棋中的“白馬”的位置你會用數對來表示嗎?(f,3)
3、對比原來的方格圖有什么不同?
(八)、老師送話—新知應用與拓展。
最后在課的結尾,老師有一句很簡短的話要送給大家。請看,這句話就藏在這張表中,你們想知道是什么話嗎?
1、 請你猜猜老師會送你一句怎么樣的話呢?
2、 你認為老師會以怎樣的方式告訴你們呢?
3、 出示數對,學生由此寫話。
(九)、課堂總結—數學是最簡潔的語言!
(十)、看書質疑,并完成書上例題。
(十一)、課堂作業:《作業本》第一頁,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板書設計】
用數對表示位置
第4列 第3行
( 4 , 3 )
十、課后反思:
1.有效設計教學進程, 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第一, 認識數對。用自己的話語來描述班級中小軍的位置引出不同的說法,由此質疑:如何方便交流和溝通?在解決這一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問題沖突, 進而學習數對知識。這樣的設計,引導學生經歷了兩個數學化的過程: 一是表現形式從人物圖----點子圖----方格圖;二是描述方式從隨意----列行(有序)----數對。
第二, 用數對確定位置。當學生初步認識數對后, 又引導他們用數對來描述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借助班級的行與列用數對確定位置,學生可以直接應用已形成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體會數對和人的對應,經歷數形結合。這樣的設計, 體現了數學既來源于生活, 又應用于生活的理念,體現了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2.數學的教學內容不僅要包括數學概念、定理、法則等現成的知識,還應包括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中,注重了向學生充分展現知識形成的過程,無論是通過將“小軍坐在從左數第4列從前數第3行” 簡化成用數對來表示,還是把人物圖簡化成點子圖再到方格圖,都力圖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的形成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在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問題,獲得自我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案例 篇2
教學目標:
⑴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質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⑵使學生經歷由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用列、行表示感謝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⑶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根據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難點:體會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不用手指,來告訴老師班長所在的位置嗎?
生:班長在第4組第6個。
師:哦,明白了,從老師這里看,他是先從右往左數出第4組,再從前往后數出第6個。還可以怎么說?
生:中隊長在第5組第6個。
師:他是先從左往右數出第5組,再從前往后數出第6個。
生:中隊長在第6排第4個。
生:中隊長在第6排第5個。
師:一個位置,因為我們觀察的方向不同,用言語描述的結果就不一樣。
3、出示主題圖,找小軍的位置
師:這是一個班同學的座位圖。其中有個同學叫小軍,我們來看看他坐在哪里?出示:
師:你認為誰是小軍呢?上來指給大家看。有不同的意見嗎?
學生意見不一致,指出兩個。
師:因為觀察的方向不一致,確定的位置就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小軍坐在哪里?(點出小軍)這里的第2組是從哪邊數起的?這里的第3個是從哪里數起的?這句話怎么改,就能很快確定他就是小軍了?
生:小軍坐在從左往右數的第2組,從前往后數的第3個。
師:這樣敘說小軍的位置,你感覺語言怎么樣?
生:很羅嗦。
師:的確羅嗦,數學追求的是簡潔。這節課就我們來學習一種既準確又簡潔的確定位置的方法。
二、認識數對
師: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我們把每個人的位置用圓圈來表示。
師:習慣上,我們一般將豎排叫做列。數數看,有幾列?
生:有6列。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6列,你是從左往右數的,還是從右往左數的?
生:從右往左。
生:從右往左。
生:從右往左。
生:從左往右。
師:習慣從左往右數的同學舉手——,習慣從右往左數的同學舉手——。
(大部分同學是從左往右數)
師:這是人的習慣問題。正因為大多數人的習慣是從左往右數,所以數學家規定,確定第幾列要從左往右數起。
師:最左邊這第一豎排就是第1列,后面依次是——
生:第2列、第3列……
師:小軍坐在第幾列?
生:小軍坐在第4列。
師:數學家把豎排叫“列”,橫排叫做“行”。數數看,這里一共有幾行?
生:5行。
師:數出這5行,你是從前往后數的,還是從后往前數的?
生:從前往后。
師:習慣從前往后數的同學舉手。想一想,要確定第幾行,應該怎么規定?
生:從前往后數。
師:對,很多規定都有它的合理性,它要符合了大多數人的習慣。
師:最前面這一行就是第1行,后面依次是——
生:第2行、第3行……
師:小軍坐在第幾行?
生:小軍坐在第3行。
師:連起來說,小軍坐在第幾列,第幾行?
生:小軍坐在第2列,第3行。
師:這是用語言文字來述說的。如果用簡潔的數學符號來表示,你們認為,這些字與標點符號,什么必須保留,什么可以省略不要?在小組里討論一下。
生:4、3必須保留。
師:就保留4、3,這樣可以嗎?會不會給人產生錯覺?
生:會以為是43。
師:還需要保留誰?
生:逗號。
師:好的,添上逗號,這樣可以嗎?
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