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5例1、“練一練”,練習三第1~3題。
【教材、學情分析】
例1教學列、行的含義以及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已經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的方法,教材分三個層次教學: 一、幫助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產生用數對表示位置的需要;二、教學列和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行與第幾列的規則; 三、教學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小軍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數對表示為(4,3)”這句話表明了三點:一是“數對”指兩個數,即列數與行數。二是在數對中先表示第幾列,再表示第幾行。這個順序不能顛倒,它和直角坐標系中確定點的位置,先寫出x軸上的數量,再寫出y軸上的數量的次序是一致的,不會和中學里的數學知識發生矛盾。三是用數對確定位置有規定的書寫格式,要用括號把列數與行數括起來,并在列數和行數之間寫個逗號,把兩個數隔開。
“練一練”在例題的情境中進行。以數對知識為重點,設計了“列、行位置→數對表示→列、行位置”的線索,把例1教學的各個知識組成系統的結構。第1題先在圖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鞏固列與行的知識;再用數對表示第2列第4行,進一步明確在數對中先寫什么、再寫什么,鞏固數對的知識。第2題通過在圖中尋找(6,5)的位置,具體解釋這個數對的含義,加強對數對的理解,體會它能清楚、簡要地表示出物體的位置。例1的情境圖中,每個學生的座位都可以用數對表示,確定各個人位置的數對都不相同。圖中有6列、5行,任何一個列數不超過6、行數不超過5的數對都有一個學生的座位相對應。可以利用情境圖的這些內涵,組織學生充分地“練一練”。
練習三第1~3題配合例1的教學,鞏固列、行的知識,以及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第2題四塊裝飾瓷磚的位置有同列不同行,不同列同行,列、行都不同三種情況,隱含了許多可以比較的內容,讓學生在這些比較中,深入地體會數對。第3題花色地磚的規律是開放的,如這些地磚的位置都在奇數列,第2到第6行之間;這些地磚的排列是對稱的,第7列或第4行可看作對稱軸;這些地磚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圖案,中心在(7,4)……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發現,能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充分展開。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2.讓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點】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學習卡
【教學過程】
第一次課堂實錄
一、設境置疑,產生需要
1.師:同學們!大家都去影院看過電影吧,F在老師這里有1張電影票〈課件出示〉,你能找到這個座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