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五年級下冊第15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行與列,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并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能力目標: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寬知識視野,體會數學的價值,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數對的意義及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用數對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
【教學過程】:
一、設境置疑,產生需要
(1)呈現有關航天的圖片信息。
同學們,無垠的太空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探索太空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你了解這些照片嗎?(這是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是我國自主研制并發射的。這是神州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中,我國宇航員太空行走的畫面。)你們知道嗎?人造衛星和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與位置的確定有著和密切的關系。今天這一課,我們就來研究簡單的確定位置的方法。(板書: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介紹我國的人造衛星和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位置的確定有著和密切的關系,讓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2)出示例1的情境圖。
1、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確定位置的問題。這是班級的座位圖,你知道小軍坐在哪里嗎? (4種)
2、聽了同學的發言,你有什么想法?(有4種說法,會產生誤解。)
3、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簡明地描述小軍的位置呢?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學生比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的場景,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描述物體位置的經驗;然后通過交流,引發學生產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1)請同學們自學確定位置的規則。
(2)結合場景圖介紹自學到的知識。
(板書:豎為列,從左往右看。(追問:從什么位置看的?觀察者的位置。)
橫為行,從前往后看。(追問:從什么位置看的?下面為前,上面為后。))
(3)誰能數出圖上有幾列?誰能數出圖上有幾行?現在,你能正確到描述小軍的位置了嗎?請你描述一下小芳和小紅的位置。第一列第一行是誰?第5列第6行是誰?(板書:小軍第4列第3行 小芳第3列第4行 小紅第5列第6行)
2、實物圖抽象成圓點圖,用數對表示位置。
(1)如果我用一個圓點表示一個人,現在的座位圖就變成這樣的圓點圖。(出示圓點圖)
圓點圖和實物圖相比有什么好處?(清楚,方便。)看著圓點圖, 請你做著手勢介紹一下,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分別怎樣數的?(一起說)
(2)你能從圓點圖上找出小軍的位置嗎?小芳和小紅的位置呢?
(3)圈出小軍“前、后、左、右”的同學。
[設計意圖:先自學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然后認識場景圖中的列和行,再把具體的場景圖抽象成圓圈圖。同時,借助于課件,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規則。]
(2)數學最大的特點是它的簡潔性,通常是用數和符號來表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想想看,能不能用更簡潔的方式表示小軍的位置呢?
(我發現大家的想法很有借鑒價值,大家能用數和符號來表示小軍的位置。但是兩個數之間的符號不統一,我們一起喊出來,你最喜歡哪種符號。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又因為這兩個數字有一個特殊的意義,是一個整體,所以要加括號。)板:(4,3)讀作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