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生活情境,體驗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初步感知直角坐標系雛形(思想和方法),掌握在點陣圖上用有序“數對”確定點在平面中的位置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數對的意義及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數對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
信息技術應用意圖和方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平時解答、理解過程中難度不是很大的內容,新課程標準提倡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我們借助了計算機工具軟件來輔助教學,開發了一些確定位置的課件和交互工具軟件,主要強調借助這樣一些課件和工具軟件,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嘗試,讓他們自主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信息技術運用:
一、談話導入: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激發學生矛盾沖突,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
二、認識數對:
(一)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描述指定位置
【利用多媒體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確定位置的局限性,引發學生產生用統一、簡明的方式來確定位置的需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需要。】
(二)統一規范列、行標準,座位圖中確定位置
【利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列和行,規范從哪個方向去數列和行,并以教師的觀察者角度,讓學生操作課件數一數相應的列數和行數。】
(三)嘗試簡潔表示方法,點陣圖中確定位置
【此環節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之上,充分進行小組交流,發揮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功能,把多媒體課件和學生交流匯報有機結合,隨著課件的一步步出示,一個網格形狀慢慢出現在學生眼前,網格的出現突破本課的重點,為學生真正理解數對的意義及表示方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以后學習坐標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利用網格還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完整地說出在點陣圖上用有序“數對”確定點在平面中的位置,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四)實際生活應用數對,深入理解數對含義
【通過多媒體的演示,轉換觀察角度,在生活中確定位置,擴展學生思維,加深理解新知,調動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大膽想象、主動探索、合作交流。】
三、補充拓展:
介紹笛卡爾小故事、經緯線、國際象棋走子記錄
【通過對多媒體課件的操作,讓學生充分地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回顧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認識數對:
(一)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自主描述指定位置:
【課件】出示班級座位圖。
小軍坐在哪兒?
……
由于同學們觀察的角度不一樣,所以盡管是同一個位置,描述的語言卻各不相同。
(二)統一規范列、行標準,座位圖中確定位置:
1.認識列、行。
為了方便大家交流,我們需要統一標準:通常用列和行來表示某個人或某個物體的具體位置。板書:列 行
豎排叫做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
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請大家一邊比劃一邊數。【課件】同步閃爍每一列每一行。
2.規范描述位置的方法。
通常,我們先說列后說行。小軍坐在哪兒?現在我們可以怎樣說?
你是怎樣確定小軍位置的?上來比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