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實錄與評析(精選2篇)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實錄與評析 篇1
教學過程:
【明確列、行的排列規則】
1、師:上課了,老師站在了講臺中央,我這是描述了自己的什么?
生:老師的位置。(師板書:位置)
師:以剛才回答問題的這位同學為例,站在同學們的角度觀察,誰能幫他介紹一下位置?
生1:從左數第5排,從前數第4個。
生2:從右數第2組,從后數第3個。
生3: ……
師:同學們講的“排”、“組”指的是什么?第4個、第3個又是什么意思?
生1:豎著看為一排,橫著看從前往后數是第4個(學生邊指邊說)。
生2:這樣豎著看是一組,橫著看從后往前數第3個。
師:在數學上,我們一般把一豎排稱作一列,把一橫排稱作一行。(板書:列 、行)
師:這位同學的位置一定,卻有不同的說法,一一解釋很不方便,這就需要表示位置時有一個統一標準。通常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師板書:從左往右、從前往后)那么站在同學們的角度觀察,我們的座次哪是一列?哪是一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
現在請第2列的同學起立,再請第4行的同學起立,哪個同學站了兩次?這為什么?(因為他既站在第2列,又站在第4行。)
如果再請第3列和第2行的同學起立,誰又會站兩次?為什么?(因為他既站在第3列,又站在第2行。)
師:按這樣的列、行排列規則,第一位回答問題的同學的位置在哪兒呢?
生:他坐在第5列第4行。
{評析:由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描述位置,說法不一,感到不便,這時介紹列、行的規定,自然巧妙,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
【師出示課本15頁情境圖:】
師:去年暑假,我們學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夏令營活動,其中少年軍校吸引了許多同學參加。瞧,他們正在進行隊列訓練呢!
站在同學們的角度觀察,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你是怎樣確定的?
生:從左數第一豎排是第一列,從前數第一橫排是第一行。(學生上臺邊指邊介紹)
師:誰能說出小軍的位置?小亮的呢?
生1:小軍站在第4列第3行。(師板書)
生2:小亮站在第2列第4行。(師板書)
(評析:利用軍校夏令營隊列訓練這一學生感興趣的情景為學習的載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抽象位置圖,認識數對】
1、師:如果用一個圓圈圖代表一個小戰士,剛才的隊列圖就可以用這樣的圓圈圖來表示 。你認為這樣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好處?
生1:這樣表示更簡單了。
生2:這樣比剛才更清楚了,很容易的數出了幾列幾行。
生3:……
師:你能在這幅圖中找到小軍的位置嗎?
小亮在第6列第3行,你能找到他嗎?(生上臺按要求分別指出各自的位置)
同學們能說出其它幾位同學的位置嗎?誰愿意上臺幫老師做一下記錄?
(學生說出其它幾個同學的位置,一同學在黑板上做記錄,很明顯同學們說得快,他記錄得慢,表現出著急無措的樣子。)
師:你在記錄時有什么感受?
生:這樣表示同學們在隊列中的位置太麻煩了,如果有種簡便的表示 方法就更好了!
(評析:通過說、寫這一過程使學生感到文字表述的不便,促使學生產生探求表述簡便形式的動力)
2、師:是啊!數學的一大優點是簡練。我們能否把表示位置的的方法也變得簡練些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如何用簡練的方法表示小軍的位置?組長負責做好記錄。
(小組討論后交流)
生1:可以用“第4列第3行”表示。
生2:用“4l3h”表示,l表示第幾列,h表示第幾行。姓名 列數 行數小強 43
生3:我用表格來表示。
生4:用4 3表示更簡單。
生5:用4 3表示不行,別人會以為是43。
生6:那在4和3之間加個“、”。
生7:不行,別人會以為是4.3。
生8:可以在4和3之間畫條豎線或畫條橫線,把“、”換成“,”也行外面再加一個小括號。
生9:我同意這個同學的做法,用(4,3)表示小強的位置很簡練。
生10:……
師:小軍的位置可以用兩個數來表示,4和3之間用逗號隔開,并用括號括起來,寫成(4,3),數學上把這一對數稱為數對,其中第一個數表示的是第幾列,第2個數表示的是第幾行。
3、導出課題:
師:小軍的位置可以用2個數,也就是數對表示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用數對確定位置。(板書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
(評析:讓學生經歷主動探索、合作研究表示位置的過程,在此基礎上老師再介紹數對的表示方法,培養了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這是本節課不可或卻的環節。教師的施教恰倒好處。)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實錄與評析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課前組織
師讓生介紹自己是哪個班的學生
生1:五年(6)班
生2:五(6)班
師:這兩種介紹相比,有什么好處?就說6班行嗎?
師:既簡潔、又要準確是數學上很好的思維,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確定位置”。書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列、行的含義
出示情境圖——班級的隊列圖
師:誰能介紹我們班班長的位置
生1:第2排右邊數第2個
生2:第4組第2個
師:你是怎么數的?
生2:我是從左往右、從前往后數的
師:怎樣才能準確的說出班長卓玲的位置,數學上有特定的規定
教師介紹列與行,以觀察者的角度,從左往右數是列,從前往后數是行,讓生上臺試指出各列和各行
師:現在誰能用第幾列第幾行說說卓玲的位置
生:第4列第2行(教師板書)
把隊列圖抽象成圓圈圖
讓生指出各列和各行、跟著課件數列與行
在圓圈圖上找出其他兩個同學的位置
師:要說第幾列第幾行,6個字也很麻煩,是否有更簡練的方法呢?我們可以用數字、圖形、符號更簡潔、準確的表示,小組交流,自己創造一個
學生嘗試,交流評析
師: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有數字4和2
教師介紹數對,(4,2)讀作:42,數學上有個很好聽的名字,我們叫它“數對”,師:為什么叫數對?
生:2個數字組成的一個整體
在圓圈圖中,用數對說說(1,6)、(1,5)、(5,1)
師:(1,5)、(5,1)這2個數對一樣嗎?
生:不一樣,(1,5)是在第一列第5行,(5,1)是在第5列第1行。
練習
用數對猜字
生:學習數學樂趣多
選禮物
師:你能說出炸彈所在的位置嗎?
師:這組數對有什么特征?
生:都在第4列
師:處在同一列的,數對中的第一個數都相同出示禮物所在的位置:
師:這一組又有什么特征?
生:第2個數相同
師:處在同一行的,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
出示ye的數對:(1,1)、(2,2)、(3,3)、(4,4)
師:這組數又有什么特征?
生:數對中2個數字都相同
師:用相同的數字表示一個位置
介紹數對的由來
看完說說感受
三、課堂拓展
1、在教室中,找列與行,用數對寫出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2、數對接龍。
3、猜數對(5,x)師:什么確定,什么不確定?(x,5)呢?
數對(x,x)可能是指所有同學嗎?什么數對對全班同學都有可能呢?(x,y)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了什么知識?生活中哪里有用數對的知識?
【總評】: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的基礎上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這部分知識也是學生在第三階段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重要基礎。林老師正是基于這樣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在課堂上,教師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與學生親切的交流和互動,學生以切實的研究者的身份與學習伙伴們愉快地討論和合作,逐漸生成了新知識,掌握了好方法,層層深入教學實質,達成了教學目標。具體講有以下幾點:
1、注重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學生活的數學。
從課前的組織還是課的導入,教師都精心預設,如,課前讓學生說說自己是幾班的,及班級學生的隊列圖,這些素材都是來自學生身邊的,學生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2、注重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
本課教師教學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課的伊始,教師出示座位圖,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來描述同學的位置,這時學生出現了不同的說法,標準不一,顯然很不方便,怎樣才能準確簡潔的確定位置,引發認知沖突,激發尋求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在介紹行、列的含義,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后,教師把隊列場景圖抽象成圓圈圖,讓生在圓圈圖中找同學的位置,進一步理解列、行知識,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教師提出更高要求:6個字不夠簡潔,誰能用數字、符號、圖形創造更簡明的方法,這里數對的知識不是簡單的告知,而是給足時間讓生自己去創造,雖然他們的創造粗糙些,但“數對”的“雛形”已出來,最后,教師再介紹規范的數對,此過程讓學生經歷了豐富的抽象,比較優化等數學思考,也獲得了成功的學習體驗。
3、注重教材的創新使用,優化練習的設計。
本課除例1的教學對教材進行創造性使用,后面的練習也巧妙的結合教室的座位具體情境進行改編,如引導在教室里找找同學的位置在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知識進行猜字游戲、送禮物活動等,使學生發現數對中一些規律,如,同一列中,數對中第一個數字相同,同一行中,數對中第二個數字相同,最后,在數對接龍的活動中,讓生理解了形如(5,x),(x,5)(x,x),(x,y)等數對在具體情境中的含義,使學生加深對數對的理解,滲透了符號化的思想,體驗數學的簡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