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案例
(一)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2.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根據數對確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中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3.引導學生經歷由實物圖到點子圖最后到方格圖的數學化抽象過程,滲透坐標的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體驗確定物體位置與生活的聯系。
(二)學生和內容分析:
在第一學段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前后、 上下、 左右表示物體具體位置的知識, 也學習了簡單的方向等知識,這些知識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基礎。 這節 “確定位置” 不僅是第一學段學習內容的發展和第三學段內容的鋪墊,對提高學生的空間概念,認識周圍環境有很大的作用。教材中呈現確定多媒體教室中學生的座位這個情景,通過讓學生找出哪個是張亮,明確“列”“行”的含義及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一般規則。接著給出用數對表示張亮同學位置的方法后,要讓學生討論用了幾個數據,每個數字分別表示什么含義,體會可以用有順序的兩個數組成數對表示出一個確定的位置,并明確書寫的格式。通過表示王艷(3,4)、趙強(4,3)的位置,比較有什么不同,強調有序數對中兩個數順序的重要性。后面的例2是把具體環境中的物體的位置關系,在方格紙上表示出來,也就是在方格紙上畫出物體的平面示意圖,這時物體用一個點代替。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方法:談話、討論。
(五)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重點難點:能用數對表示位置,根據數對確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中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九、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座位圖,用自己的話描述“小軍”的位置。
1、學生回答。
2、質疑:我們描述的同一個人的位置,但為什么說法都不一樣呢?
(二)、利用班級座位圖認識列和行。
1、為方便大家的交流,在數學上我們通常會用列和行來描述某人的具體位置(板書:列 行),那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 請你上來指一指。
2、第一列和第一行又在什么地方呢?(在一般情況下,第一列是在觀察者的最左邊,第一行是從觀察者的最前面開始數起)
3、學生跟著課件一邊用手指一邊數列和行。
4、現在你能用第幾列第幾行來描述小軍的位置嗎?(板書小軍的位置:第4列 第3行)
5、小蘭和小紅的位置你也能來描述嗎?
(三)、班級座位圖轉化為點子圖。
1、請大家看大屏幕,這張圖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覺得這樣的變化有什么好處呢?
2、在這個圖上你還能找到剛才小軍的位置嗎?(請一學生上來鼠標點擊)
4、補充其他幾個學生的位置也讓學生來描述。(課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