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實錄
師:是啊!讀起來顯得很平淡,但是我們的心中已經被愛掀起了一陣陣漣旖。讀到這里的時候,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感動,都應該為天下有這們的父親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由父愛我又想到了母愛,由母愛我想大家又會自然想到另一篇文學作品,唐代大詩人孟郊的那首──
生(齊答):《游子吟》。
師:慈母──
生(齊誦):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是啊!遠行的兒子就要走了,貧窮的母親沒有什么可以相送的,只能給兒子的衣服多縫幾針。這個舉動,是不是驚天動地?(生齊答:不是!)是不是很偉大?(生:不是!是!)有說“不是”,有說“是”。說“不是”的同學是因為這件事很平凡,說“是”的認為這平凡的小事看出了偉大的愛心,是不是?
生(齊答):是!
師:所以說,這平凡的事卻是偉大的情!哪一位同學又能說孟郊筆下的這位母親不偉大?沒有人會說。如果我問:“這位母親偉大嗎?”
生(齊答):偉大!
師:剛才那位同學說我想到了父親對我的愛,是的,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的更多的還是母親對我的愛。1999年,我在老家辭了工去深圳打工,決定下來以后,我的媽媽沒有說一句阻撓的話,天天去趕集──你們懂不懂趕集嗎?(生齊答:懂!)今天賣雞蛋,明天賣青菜,后天賣點大米,再過幾天賣一點黃豆之類的東西。我臨走的那一天,發生了一件讓我一生都難以忘懷的事。我把那幕情景寫下來,也帶來了,大家想看嗎?
生:想!
(教師配樂朗讀自己的文章,大屏幕顯示文──
親友們的熱情相送沖淡了我的依戀和惆悵。娘站在一邊看著我,什么也沒說。等我快要出門時,娘突然說:“陽陽他爸,你過來。”我走過去,娘掏出一個鼓鼓囊囊的手絹包,塞到我手里:“孩子, 你爸走的早,沒給咱家留下什么。娘窮,不能給你太多路費,只有這500塊錢,你拿著。” 我想推辭,但我知道娘的脾氣,只好默默地接過來。娘笑了,趕緊幫我打開旅行箱,又從我手里拿過那個鼓鼓囊囊的手絹包,慢慢地、仔細地塞到了箱子底下,才費力地直起老邁的腰,很滿足地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走出家門了,回眸間,沒看到娘的身影。我知道,娘是躲在屋里悄悄地抹眼淚了。盡管難過,可她不想讓遠行的兒子因為母親的傷感而傷感,她想讓兒子無牽無掛地離開這個盡管窮卻十分溫暖的家。
坐在火車上,忍不住的,拿出了那個鼓鼓囊囊的手絹包,一層層地打開,一向自詡為“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男子漢的我,竟禁不住熱淚盈眶了:那厚厚的一疊,除了一張50元的,其余的都是10 元、5元的,還有兩張竟然是5毛的!我竭力控制著自己,不讓眼淚流出來。娘的身影不時地浮現在眼前:寒風中,娘正在集市上守著一籃子雞蛋等待著買主,眼里含著期待;烈日下,娘正在農田里鋤草,眼里含著希望;微弱的燈光下,娘正摩挲著兒子的照片,微笑著,眼里卻含著淚花;陰雨連綿的日子,娘佇依窗前,遙望南方:“兒啊,多穿一件衣服啊。出門別忘了帶傘啊。”我的淚水奪眶而出:“娘啊,娘!”
(在憂傷的音樂聲中,老師充滿深情地朗讀,深深地打動了在座的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