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實錄
生:我認為趙老師喜歡有自信心、敢于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會成功的孩子。
師:說得差不多了,這樣的孩子我喜歡,不是最喜歡。
生:我認為老師喜歡敢于與自己問題相背的而且能夠互相爭辯的學生。
師:能和自己互相爭辯的學生,我喜歡,但還猜不準。再給最后機會,誰認為自己最有把握猜對?
生:我覺得老師你應該喜歡不斷超越自己、不斷挑戰自己的學生。
生:不斷超越自己,新了一點;不斷挑戰自己,和她一樣。(這樣的孩子我)是喜歡,還不是最喜歡。
師:別猜了,時間到了,我說吧,孩子們。我最喜歡兩種學生,第一種,回答問題回答錯誤的學生(生笑)!這是跟我的老師學的,我小時候回答問題就回答錯,我的老師就喜歡我(生笑)。我一直是我老師的寵兒,但我可不是故意搗蛋,對不對?為什么呢?我老師說過一名話叫失敗乃──
生:成功之母。
師:對了,你們知道這么多。我這個“乃”字說的有點文縐縐的,想考著大家,沒想到考不成。第二,我喜歡怎樣的學生?聽好啦,我最喜歡向趙志祥──就是我挑戰的學生。敢向我挑戰的舉手?(學生陸續舉手)有的同學就像《她是我的朋友》中的小男孩一樣慢慢地舉起了手。請把手放下!(生放手)敢干向趙志祥挑戰的同學舉手?(生齊舉手)對,這才好!有的同學把手舉得高高的,眼睛里面放射出來的是自信的目光,了不起!把手放下(生放手)。咱們現在就開始上課,大家對我還有點疑問,是不是?到底能上好嗎?從深圳大老遠地飛過來。上完課后就知道了。
教學場景:
師:先看我寫幾個字,好嗎?(好)愿意的同學請舉起手來,像一年級的小朋友一樣跟我書空,好嗎?
(板書課題:11*地震中的父與子)
師:這個星號表示什么?誰懂?
生:這個星號表示的是閱讀課文。
師;說錯了一個字,不是閱讀課文。
生:應該是自學課文。
師:不對。
生:我認為是略讀課文。
師:對,是略讀課文,就是簡單地讀,會不會略讀課文?能不能說一說怎樣的讀法叫略讀呢?
生:我認為略讀課文就是快速地瀏覽。
師:這是其中的一點,快速讀一遍就好了?那好,(師夸張地說)“我們開始瀏覽課文,下課,byebye!”(生笑)
生:我認為略讀課文用不著向精讀課文那樣不斷深入地理解,就是能夠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目的就行了。
師:哎呀!說得非常好!不過我告訴你,重復了一點,中心思想就是寫作目的,說得不錯。還有呢?
生:一邊讀一邊思考,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師:思考完了呢?
生:思考完之后,然后有感情地讀出來,(從而)抒發自己的感情。
師:說的不錯!碰到不懂的問題,自己一邊讀一邊思考,思考完了,再朗讀。我總覺得,還缺乏一個小小的過程,現在講究合作,對不對?(對)把你思考的內容和你的同學互相交流,互通有無,掌握這篇文章的內容,這才叫做略讀。
大家應該在課前把這篇文章預習二三遍了,應該吧?
生:應該。
師:請大家用這個同學說的“瀏覽課文”。有一個要求,我剛才說,我喜歡勇于向我挑戰的學生。那么,現在你們要想向我挑戰,就必須把自己放在和趙老師是相同的地位上。也就是說,在座的五十多位同學,就是五十多位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要給全班同學來上這一課,你想,你應該在什么地方理解、感悟這篇課文呢?懂不懂我的意思?(懂)好!現在瀏覽,做老師備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