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實錄
師:請看黑板(板書:失常?)我想提的問題就在這:人們都認為這位父親由于失去了兒子,因悲痛有些精神失常了。我反復地讀過多少遍這篇課文,有時候讀的我黯然淚下,有的時候讀的我激動不已,敬佩他!我當時想如果說我是這位父親,看到眼前這片廢墟,我是不是像其他的父母一樣哭喊兩聲“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后就走開呢?還是像這位父親一樣,契而不舍地不吃不喝挖掘38個小時,我能做到嗎?但是更多的時候我是在思考:人們都認為他的精神失常了,他的精神到底失常了沒有?
生:沒有!
師:別亂說!讀一讀書,可以瀏覽,可以自由讀,可以帶著感情讀,最好用我們的感情聯系到我和我父親之間的那種感情,想一想:這位父親到底有沒有失常?還要把警察、消防隊長、其他父母,這些人們的觀點都融進去,再下結論是否失常。
師:認為這位父親精神失常的舉手,(大部分學生舉手),哇,不少同學。認為這位父親精神不失常的舉手(部分學生舉手),少一點。一個特殊的現象,我在別的學校上課的時候 ,只有三五個同學認為失常,絕大多數都認為不失常。咱們班相反了,認為失常的是大多數,認為不失常的是少數。認為失常的同學湊在一起讀書,找到父親失常的理由。認為不失常的,你們也找一找哪兒能說明父親不失常,同時你還要考慮,待會兒他們認為父親失常,你們會從哪兒找到辯駁他們的理由。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回指導,引導三個學生上臺板書:重復說話、只有一個念頭、挖了38個小時)
師:注意!認為不失常的同學請注意了,黑板上已經有認為失常的同學寫下來的理由,你們一個一個地看,待會兒想辦法把他們反駁掉。那么,認為失常的同學請注意,要想法維護你這個理由。
(學生繼續討論,師引導一位學生上臺板書:雙眼直直)
師:黑板上有這幾個理由,看一看,這些理由就是那些認為父親精神失常的同學找到的,咱們一個個來說。請看“重復說話”(“你是不是來幫助我?”)誰寫的這個詞!請站起來來說,為什么從這兒可以看出父親的精神失常?
生:因為從救火隊長和警察過去攔他,說:“你回去吧!很危險的!”他卻對他們說同一句話,從這里可以體會到他已經失常了。
師:老是重復一句話,是有點失常。
生:因為當時父親只想著救出自己的兒子,他要爭分奪秒地救自己的兒子,可能就因為他晚了一點,他兒子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他就這么說“你是不是來幫助我的嗎?”并沒有對這些人進行謝絕。所以,我認為這位父親他精神并沒有失常。
生:我補充,我也認為這位父親精神并沒有失常,因為他太想看到自己的兒子,他想別人來幫助他。所以他并不是因為精神失常,而是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的嗎?”
師:渴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是嗎?
生:我認為這位父親精神沒有失常,因為從最后的幾個自然段我們可以看出,父親挖掘出來他的兒子,從和兒子的對話中就可以看出父親沒有失常。如果一個人精神失常,他還能清楚地說這些清醒的話嗎?所以我認為父親他的精神沒有失常。
師:這個同學說的對,他──
生:我認為這位父親他沒有精神失常,因為他說“你是不是來幫助我的?”看起來好像戲劇里面市場上的人,但是,同樣從戲劇中的觀點來考慮的話,他就會用廢墟上的東西砸自己的腦袋,像發瘋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