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語文是生精神棲息的家園,是對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其教學要體現真與活!本課預設有兩條“真”線:一、充分的讀。通過朗讀、默讀、研讀、配樂讀,讓學生穿越語言文字,還文本以形象,還文本以情感,變他語為己語,化文境為心境。二、有目的地寫。讓原本枯燥的語言文字訓練,生動地走入課堂落到實處。至于“活”:我強調過渡的自然和形式的新穎,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學習的節奏,得益于無形。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躊躇”等詞語的意思。了解文章大意。
2、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進一步強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快速讀、精讀等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習慣。
3、進一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讀、說、寫”這些簡單的方法,讓學生深刻理解毛澤東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一代偉人毛澤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無產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教學重點】體會毛澤東喪子后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詩歌導入,激情引出課題
1、課前背誦毛澤東詩詞。
2、引出課題并板書(板書 青山處處埋忠骨)
二、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基點
1、自由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想想:讀了課文,完成作業紙1。
2、學生自由讀
3、填空:主席的愛子( )在( )戰爭中( ),主席收到了仿佛是( )的電報后,( )。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請求( ),朝鮮金日成首相要求( )。這個抉擇讓毛主席( )。
(1)交流并簡單了解“抗美援朝”和“毛岸英”。(板書:聞噩耗
作抉擇
寫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