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3
⑷ 當毛主席在記錄稿上簽字時,他是什么心情?從哪里看出的?
① 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已經出去了,放在枕頭上的電文稿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② 電文稿下面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體會要點:“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錚錚的言語下,是毛主席那寬闊的胸懷的和那深深的慈父之情。
四、感情朗讀,深化感悟
師:毛主席把一生奉獻給了新中國,奉獻給了中國的勞苦大眾。此前,他的五位親人為了中國的革命已經相繼獻出了生命。此時,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又失去了他摯愛的長子,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說一句話、不吃一口飯,他黯然神傷,他淚水漣漣。但他卻毅然決然地把兒子的尸骨留在了遠在千里的異國他鄉,他的愛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懷如海似山!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一次去體會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偉人風范吧!
五、延伸
向學生講述電影《毛澤東和他的兒子》中毛岸英熱血奔赴前線打仗,毛主席支持前去,后驚聞噩耗,內心極其痛苦表面又極其平靜的電影情節處理。毛主席的話語:“岸英,是我毛澤東的兒子,也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更是朝鮮人民的兒子。”至情至理至深,這就是偉人。
六、布置作業,領悟寫法
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側面描寫,并將其中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