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設計
④教師補充資料:其實岸英的犧牲給毛主席帶來的悲痛一直延續到毛主席逝世。在整理主席遺物時,發現兩件棉衣,一雙襪子,一頂軍帽,一條毛巾,這些東西不是主席的,而是他的愛子毛岸英的。這是多么深沉的愛啊!多么深切的痛啊!
3、引導學生體會通過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一詩句的理解體會毛主席不同凡人的胸懷。
(1)引導學生體會:作為父親的毛主席這個時候最想做的是什么?
(2)引導學生通過“躊躇”一詞體會毛主席躊躇的原因。
(3)面對這兩份合情合理的請求,毛主席應該怎么辦?他最后作出了怎樣的決定?
(4)學生結合課文中對毛主席心理活動的描寫談自己的體會。
(5)引導學生通過“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體會毛主席超人的胸懷。
①請大家一起讀讀這兩句詩。
②你從這兩句詩中讀懂了什么?
③你認為這兩句詩應該怎樣朗讀?
④教師補充資料:據當年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強忍喪子之痛,緩緩地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獻出了那么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⑤學生帶著對毛岸英烈士的崇高敬意,帶著對毛主席的崇高敬意一起再讀讀這兩句詩。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假如你就是毛主席的秘書,當你看到這一行大字時,你的心情會怎樣?你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請你續寫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