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2、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的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重點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準備】
德國風光片;“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畫面及重點詞句。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
1、認識我的請舉手!在本節課認為能表現自己的請舉手!想看我的禮物的請舉手!
2、看大屏幕,領同學們游覽一下歐洲 德國(出示課件)。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3、是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德國的無窮魅力。(板書課題,“自己”“別人”用紅色突出)請大家齊讀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二、初讀質疑
1、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在讀的時候遇到什么問題嗎?現在可以提出來。要注意,提的問題要經過認真思考,提得要有價值。
2、誰有問題了?請提出來。
學生的問題可能有:
(1)為什么說景色是“奇麗”的?民族是“奇特”的呢?
是!這個問題提得好。我記住了你的問題。師板書:奇麗、奇特
(2)第三自然段中說“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為什么說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耐人尋味”是什么意思?
問題提得很有價值,你在讀課文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第三自然段,看你自己能不能讀懂。
教師板書: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3)“變化是有的,但美麗并沒有改變!”“美麗”的東西指得是什么?
師:這個問題,相信只要你自己認真讀書,就能找到答案。
(4)“這是一個花的夢,一個思鄉的夢!”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夢”?
教師板書:夢
三、品讀解疑
1、大家提的問題都很好,很有思維價值,這些問題中,先研究哪個問題呢?在學習本課之前,我們閱讀了這一組的單元導讀,這組課文的單元主題是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特點。哪個問題與“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風情特點”這個主題更為密切?
2、好,請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課件出示句子)咱們就先圍繞這個問題來研讀課文,我們在研讀的過程中,再逐一解決其他問題。可以嗎?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課文的哪些句段中體會到景色的奇麗,又是從哪些句段體現民族的奇特?你們可以圈點、標畫、批注,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有了感受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交流,然后把你的感受說出來。(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4、好,我們一起來交流,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麗”請你說,其他同學認真聽,可以補充、可以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5、出示句子:
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1)就這句話,你是怎么感受到了景色的奇麗?
不錯,你能從一個詞語里讀懂,很會學習,讀書就要這樣注意揣摩它的意思。能說說,你還從哪看出花多。(任何、家家戶戶、都、花的海洋、應接不暇、花團錦簇。)
(2)“應接不暇”這個詞說明了什么?(一路風景優美,看都看不過來。現也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來。)
(3)你找的很準,談得也很深刻,這樣美能不能給大家讀一讀?(我怎么聽不出花多呀?再讀讀。誰來幫幫他?聽出來了嗎?他強調了哪些詞?你再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