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
二、精讀課文
(一)精讀第二段
1、品讀課文第二節
(1)自由讀,邊讀邊思考:在母親和王冕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出示母親的話,指名讀。
(3)評價,再指名讀。
(4)交流:從母親的話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5)相機點出:“不是我要耽誤你”、“年成不好”、“針線活”“實在供不起你讀書”——家境不好,母親實在無可奈何。
(6)指名讀王冕的話,思考:王冕真的覺得在學堂“也悶得慌”,放牛“倒快活些”嗎?
(7)練習分角色朗讀。
(8)教師小結:這段文字通過母親和王冕的對話,讓我們初步了解了家境貧寒,母親無可奈何,讓王冕棄學替人放牛,王冕從小懂事,體諒母親。
2、品讀課文第三、四節
(1)默讀課文,思考: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對人物又有什么了解?
(2)交流:
①秦老對王冕的同情、關心和愛護
②母親對王冕的關懷、疼愛之情和心里的無奈
③王冕孝母親、不忘學習
(3)齊讀這兩個自然段。
3、品讀課文第五、六節
(1)教師過渡: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讓他感覺自己是“人在畫圖中”,這是為什么呢?自由讀課文第五節,用“~~”畫出描寫這副景象的句子,體會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2)交流:圈劃描寫景色美麗的詞語,加強品析。
(3)體會朗讀。
(4)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嗎?
(5)引導體會:王冕是因為讀了不少書,明白了不少道理,才會發現這么美的景象,才會勵志學畫。
(追問:從這節中,你發現王冕懂得了什么道理?
懂得大自然的美麗,要學會觀察和欣賞大自然的美;
懂得人要有自信心;)
(6)引導背誦。
(7)指讀第六節,思考:通過這些文字,你對王冕又有什么新的認識?
(8)交流:王冕堅持學畫,是個有毅力的孩子。
4、引讀最后一節,引發體會:讀到這里,你想對王冕說些什么?
三、總結課文
1、齊讀全文,簡要小結寫作順序和寫作特色。
2、完成書后練習。
四、布置課外作業
1、抄寫詞語。
2、摘錄課文中描寫雨后美景的句子。
3、課后閱讀《儒林外史》部分,做一些文字摘抄。
【板書】 少年王冕
十歲時 放牛讀書
十三四歲 勵志學畫
十七八歲 日益成才
勤奮好學、孝敬長輩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24課《少年王冕》
教學目標:
1、知識: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王冕的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以及孝順母親的美好品德。
2、技能: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在對語言文字的揣摩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情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奮刻苦的好學精神和孝順母親美好品德的影響,進而使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凈化與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