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
三、單元重、難點:
1、學會本單元中的生字新詞,學會用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能用有關的詞語造句。 2、熟記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體的句子中準確地讀準它的讀音。 3、繼續積累成語、古詩及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讀寫結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4、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動和形象的語言,與文本展開深層次的對話。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人類家園的情感。
四、單元教學構想:
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認為在本單元的教學中,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明確一個主題——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2、緊扣文后練習,突破教學重難點。
3、抓實讀寫訓練,突出讀寫結合。
我就第二點談談我的觀點:
1、應充分認識文后練習的教學意義和功能。曾在發表了一篇文章——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課文后的練習看起來簡單,但卻蘊含了教材編者的良苦用心。以本單元教材為例,課后習題一般有讀背積累;書寫練習;理解課文內容或聯系生活體會文中詞語、句子的意思;用加點的詞造句;根據情境寫一段話。這些練習或點出學習課文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或提示了課文學習的重難點,或對于學生滲透自主學習的方法,或對于老師暗示教學的思路。它與課文相輔相成,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仔細分析這些習題,它確實在提示著我們該教學什么。《江蘇教育》2008年第20期也專門就“課文后練習進課堂”這一主題展開過論述,朱家瓏也提出《關注和研究課文后練習有意義》。因此,本單元的教學我認為可叢課文后練習入手。
2、確保“保底工程”。如《沙漠中的綠洲》這課,共有5道題,其中第一題朗讀課文,第二題用鋼筆字描紅,第三題讀讀下面的詞語。這三類習題是每篇課文都有的要求,這些要求體現了每篇教學的共性,那就是讀好書,寫好字,這也是語文學習最為基本的東西,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字詞教學都是小學階段的教學重點,我們教師應長抓不懈。這些是最基本的教學目標,要求每位學生都能達成,一般在第一課時內完成。
3、用好“課后練習”,明晰教學思路。如果說本單元的三篇閱讀課文后第1、2、3題是每課都有的“共性”任務的話,那么4、5題則體現了個性,顯現了文本和年段特有的要求。因此我們可認真研究課后練習,用好“課后練習”,明晰教學思路。(我在每課的教學中體現)
篇目教學分析:
18《特殊的葬禮》
1、文本解讀:
《特殊的葬禮》是一篇敘事明理的有關環保的記敘文。作者描寫了巴西著名景觀塞特凱達斯瀑布由雄偉壯觀到日漸枯竭的過程以及人們失望、震驚、痛心、反思的表現,說明環境破壞給大自然帶來的嚴重危害,告訴我們要珍惜環境、保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生存的家園——地球。
課文先寫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塞特凱達斯瀑布主持葬禮,接著寫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們為它舉行葬禮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課文開頭的場景,寫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中號召人們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說明水資源浪費和森林被亂砍亂伐給大自然、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