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
4、學習課文第6~8自然段,首尾呼應,讀寫結合,引導語言轉換:
由此,教學再回到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說上:他回憶了瀑布曾經給巴西人民帶來的驕傲和歡樂后又發出了什么號召呢?至此,學生已能充分理解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意義。此時,再把最后一項練寫——試寫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說辭呈現出來,對學生來說是易如反掌。(課堂小練筆:寫寫總統的演說辭。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范例,先讓學生了解一般演講辭的格式,再放手讓學生自由去寫,此項練習最好能在課內完成,最少得安排10分鐘,為了節省時間,可以告訴學生,如果是運用文中的詞語,可用一些自己喜歡的符號代替。)
《沙漠中的綠洲》
一、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綠洲》是一篇有關環境改造與保護的課文。作者以參觀訪問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為了改造生活環境,終于建成綠洲,營造出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課文配有插圖,展示出迪拜的美麗風光與沙漠綠洲的整體面貌,便于引導學生觀察,激發學生的情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配合進行寫話練習。本文結構清晰,重點突出,間接敘述與直接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可見,這是培養學生語感,強化學生寫作技巧的佳篇。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整體感知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感知課文內容,讀寫結合,能仔細觀察題頭的照片,寫一段話。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學資源運用:阿拉伯聯會酋長國的資料
四、課時分配及目標設置: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感知課文內容,讀寫結合,能仔細觀察題頭的照片,寫一段話。3.借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了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1.借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了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文后題4)2.感知課文內容,讀寫結合,能仔細觀察題頭的照片,寫一段話。(文后題5)
教學構想:
一、圍繞第四題展開教學
1、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阿聯酋人民侍弄花草十分精心?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鞍⒙撉跞嗣裣駩圩o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侍弄著這些花草樹木!
這可謂是全文最精妙的一筆。俗話說: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就是那可以帶動全身的“一發”。閱讀這句話,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信息。那就是“愛樹如子”。從哪里可以看出阿聯酋人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照顧花草樹木?為什么愛惜呢?從這兩個問題出發,可以把整個課文貫通起來。從一開始的確保樹木的生存,克服了種植的種種困難,到后來的更高層次精神方面美化,為花草洗臉。真的使我們感覺到這里的花草具有了生命。正如阿拉伯朋友所說:“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币环莞乓环菔斋@,阿聯酋人民的付出換來的是良好的生態環境。讓學生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