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諾貝爾
2、自由讀課文第4-9小節,要求學生邊讀邊劃出相關語句,讀一讀,并在旁邊作批注。
3、學生討論交流。
(1)諾貝爾為什么會想到要發明炸藥呢?(諾貝爾最初發明炸藥的動因是什么?)(他看到工人們徒手劈山開路十分艱苦,就想發明一種東西能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說明諾貝爾發明動機來自于對人民的關心和同情。)
(2)他在發明過程中經歷了哪些失敗和痛苦?(讀有關句子,學生談體會。)
(3)諾貝爾發明的炸藥為人類的生產活動解決了哪些實際問題?(提高了勞動生產力,降低了勞動強度。)
(4)指名讀第4—7小節。
師:盡管諾貝爾發明炸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對一個真正的科學家來說創造發明是無止境的。
4、指名讀課文第8—9小節。
①這一段具體詳盡地描述了一次試驗性的大,當時人們是怎么說的?而諾貝爾又是如何表現的?從這里你想到了什么?(一個科學家為造福人類全身心投入創造發明,連個人的生死都不顧,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多么可貴啊!)
②生自由練讀第8—9小節。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
1、默讀,思考:(1)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2)諾貝爾死后,大量的炸藥也用于戰爭,毀滅人類創造的文明,如果諾貝爾泉下有知,他會有何感想?
2、學生交流。
(諾貝爾也許遇見到炸藥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所以設立了和平獎,以激勵人們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3、齊讀第三段。
四、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
(1)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說說諾貝爾獎是怎么來的?
五、拓展練習。 利用本課提供的材料,為諾貝爾寫一篇一百多字的小傳。
板書設計
發明炸藥 熱愛科學
諾貝爾 熱愛人類
設立諾貝爾獎 無私奉獻
[1] [2] 下一頁
課前思考:
課文講述了瑞典科學家諾貝爾不怕困難和死亡威脅,研制烈性炸藥的故事,歌頌了他為了科學事業而不惜獻身的崇高品質。如何讓學生真切感受諾貝爾的品質,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感悟中實現語言工具和人文情懷的同生共構,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1、可根據課文內容及插圖,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某一環節展開想象,擴寫或續寫。如在引導學生理解諾貝爾忘我地進行試驗時,為科學獻身的精神,請同學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展開想象,描繪出諾貝爾當時從火里跑出來的情景。
2、通過閱讀課文,讓學生寫讀后感。
3、在教學課文時也可以通過感悟來加強學生對人物品質的理解,并拉近人物與學生自己的距離,有所感觸,有所提高。
4、根據課文內容,適時補白。
5、在教學時,教師還可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課文內容適時設計一些補白練習,讓學生展開想象,適當補充課文內容的空白處,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諾貝爾》的教學思考和反思
我認真地鉆研了本課教材,課文記敘了諾貝爾發明炸藥的艱難過程,尤其被他熱愛科學,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由衷地欽佩他為科學不惜獻出生命,欽佩他用自己的錢激勵后世科學家及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士對事業孜孜以求,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事業。同時,我也認真地課文的寫法進行了思考,本單元一組課文都是寫人的,與第四單元的主題“無私奉獻”不同的是,本單元是贊美人物的“百折不撓”,這篇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的重點段,來體會諾貝爾在發明炸藥的過程中雖然歷經失敗、痛苦,但毫不氣餒,決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鍥而不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