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第二課時)
10、從這個詞語中可以想象到院子里的花開得美極了。讓我們一同去欣賞那美麗的景象吧。(出示課件:)
1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背誦。(這么美的景色,你能記下來嗎?)
12、花在空里搖曳,散發出一陣陣清香,假如你是高爾基,欣賞眼前美景,會有什么感受?(心情愉快)
13、那讓我們一起,去分享父親那愉快的心情吧(齊讀)
14、假如你是高爾基,你想做些什么?(寫信,打電話……)對,高爾基抑制不住滿懷的喜悅,寫了封信給兒子,于是,一封帶著花的芳香,帶著父親諄諄教導的信件從意大利飛到了蘇聯。
三、品讀“寫信教子”
課件出示信的內容(7、8、9三段)。
1、師范讀。讓我們靜下心來,聽聽信的內容。
2、聽了信的內容,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3、(預設——、兒子在島上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這美好的東西指什么(鮮花),還記得是怎樣的鮮花嗎?(姹紫嫣紅)
美麗的鮮花不僅引來了一只只蜜蜂,還引來了島上的居民呢!
⑴有請這位先生,當你清早推開窗戶,聞到花的清香,你心情怎樣——(當清香迎面撲來,我感到心曠神怡,今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⑵看,心情煩悶的女士走過來了,欣賞著眼前的鮮花,你會怎樣
(我覺得我的煩惱頓時拋到九宵云外了,我又恢復了平靜的心情)
⑶瞧,那位勞累一天的漁民走過來了,欣賞著眼前的鮮花,你又會怎樣?(勞累了一天,我本來已經腰酸背痛了,但是當我看到這美麗的鮮花在風中輕輕搖晃,我的疲勞頓時化為烏有,我又精神百倍!)
小結:在高爾基眼里,兒子種的花不僅給自己帶來幸福快樂,也給島上其他人帶來美的享受,所以他說兒子在島上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那父親認為兒子僅僅在島上留下美好的鮮花就足夠了嗎?(不夠)他對兒子還有著更高的期待呢!
4、師引學生齊讀第8段。
⑵引讀:這就是父親對兒子的基本要求:要是你……
這就是父親對兒子的更大期待:要是你……
5、同學們,你們也有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留給過別人美好的東西嗎?
指名生說。
師小結:其實,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話,一次無私的幫助,一次掌聲,一個握手,甚至一個安慰的眼神,都能夠成為美好的東西。所以,當你為家人、為朋友,甚至為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付出時,你就會感覺……(快樂)!
6:引出“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就是高爾基信中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 “給”,永遠比“拿”愉快(板書)
7、生齊讀,你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嗎?
8、齊讀高爾基的信的內容。
師:高爾基的信,大家理解的真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現在讓我們用心去體會高爾基寫給孩子的信,相信我們的理解將會更深刻。
師總結:兒子栽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親的深情,父親寫信,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教導兒子要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都有用的人!可謂父與子情相牽,心相連!(畫心形)
四、課外積累
今天,老師也送同學們三句話,希望它們能伴隨你們成長
⑴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⑵給別人快樂,自己就會更加快樂。
⑶人生的快樂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