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課堂實錄
師:你聽出了什么?
生:我聽出了母親的無奈,她不想讓王冕輟學放牛。
師:要是有辦法她肯定不會讓王冕去放牛。
生:我知道母親非常無可奈何,還通情達理。我從“不是我要耽誤你”看出母親的無奈。
師:實在是供不起了,只好讓他去放牛。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段文字。
生齊讀“眼看,三個年頭過去了……放牛。”
師:據《儒林外史》記載,王冕7歲死了父親,母親變賣家中所有的東西,母親實在不忍,這樣的心情,文章不只一處,請你們找一找。
生:請大家看第三小節,我從“含著眼淚”看出母親的不舍,不愿意讓孩子輟學放牛。
師:是啊, 別人的孩子都在學堂,可他的孩子卻在放學,母親忍心嗎?她不忍心,只有含著眼淚。
師:可是懂事的王冕卻這樣說:生齊讀王冕的話“娘,我在學堂里……帶幾本書去讀呢。”
師: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原來他這樣說是為了讓母親不傷心。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分角色朗讀母親和王冕的對話,教師讀旁白。
師:真是母慈子孝啊。
師:你們還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請大家看第四小節“他舍不得吃……帶給母親吃”
師: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他自己舍不得吃卻留給母親吃,說明他非常孝順。
師:說得太好了,這段話中有兩個舍不得,第一個舍不得是要留給母親吃,第二個舍不得是要把錢省下來買書,真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
師:自此以后……起初畫得怎么樣?
師:三個月后就畫得怎么樣?
生:形象逼真。
生:活靈活現
生:婀娜多姿
師:婀娜多姿是荷花的姿態。
師:我們知道王冕畫了三個月的練習,才畫出這樣的畫,你們知道這三個月來他是怎么學習的?
生:他拿著樹枝在地上畫。
生:他把顏料蘸水畫。
生:他一直不停的畫。
生:他睡覺時也在琢磨。
生:他牽著牛時還在比劃。
生:夜深人靜,所有人都入睡了,他還在油燈下畫畫。
師:多么勤奮的孩子的孩子啊 。一起讀。就是經過這么一番苦學,王冕才有了進步,這里我們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王冕?
師:你們還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請大家看第七小節。讀書,從這里可以看出王冕很孝敬母親。
師:那時候他已經17、8歲了,可他仍然沒有忘記母親,又一次看出了他是個孝敬的孩子。
生:“王冕的荷花月華越好……買他的畫。”他是經過勤奮學習才畫這么好。
生:大家看第五小節,這一句話可以體現出王冕很有信心,他想世上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要努力。
師:是的,再一次看出了他的勤奮好學。
師: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誰來把這個句子換一個說法?
生回答。
師:哪種表達方法更好?
生:第一種。
指名讀書。
師:剛才我聽到你的讀法跟他不一樣,你為什么要這么讀啊 ?天下哪有學不會的事,看出了王冕?
生:王冕非常聰明自信。
生:王冕下決心要畫好畫。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王冕的這段話。
生齊讀“隨后轉念又想……幾筆”
師:是的,有志者事竟成。
師:說起王冕畫畫,還是一個偶然呢?誰來讀讀?
生:“一天正值……荷葉上水珠晶瑩透亮。”
師:是一次偶然讓王冕愛上了畫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文錄音)聽了這段錄音,你仿佛看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