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五至十一自然段,進一步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激發對美好事物的濃厚興趣,培養仔細觀察,孜孜以求的良好習慣。
4、語言訓練:做小小解說員,介紹法布爾高高鼓起的衣袋。
教學重點:
1、理解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之情,體會他“背著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的無窮樂趣。
2、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做“小小解說員”,介紹法布爾那高高鼓起的衣袋。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五至十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通過前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繼續走進法布爾那有趣的童年。
二、學習課文五至十自然段。
1、提出要求,自學課文。
①默讀課文五至九自然段,用心體會,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用“--”畫出相關的句子,還可以在引起你注意的詞語下面做上記號。
、谶m當地做批注,談談自己讀了這些句子,想到了什么。
2、學生自學課文五至九自然段!
3、引導學生交流:
a、有一次,法布爾正在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忽然一只閃爍著金屬光澤的小甲蟲從他眼前掠過。“嗬!真漂亮!”他邊叫邊用小手撲過去,敏捷地捉住了它。這只甲蟲比櫻桃還要小,顏色比藍天還要藍。法布爾高興極了。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自己回家后再好好欣賞。
引導學生談談讀了這段文字,哪些詞句引起了你的注意,它們使你想到了什么?(掠--可見小甲蟲飛行的速度是很快的,他能很快地發現它,并能敏捷地捉住它,說明他經常做這樣的事情(可引導學生回憶一下生活中自己捉蝴蝶的情景,比較一下感受小法布爾的身手敏捷,進一步感知他對昆蟲的喜愛);抓住幾個動詞“放”“包”“裝”感受他對這個甲蟲的喜愛,讓學生嘗試給他加上成語--小心翼翼……)
b、六至十自然段,通過這件事,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出示:
法布爾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愛的小寶貝放進了垃圾堆。
可是父母的責罵絲毫沒能阻止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以后每次放鴨,他仍然興致勃勃地揀那些“沒用的玩意兒”,背著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
讓學生自己說從中讀懂了什么,從哪兒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之情。
討論:描寫父母的語言寫得很具體,這有什么作用?(為什么把父母責罵法布爾的話寫得這么具體?)總結:由這些描寫更好地襯托出小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像這樣的描寫,我們稱之為“側面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