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語文第八單元教案
一、了解德國,簡介作者 1、你知道德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2、播放德國風光,教師介紹。3、那么,我們中國有誰會跟他們在同一所大學畢業呢?介紹季羨林。4、出示課題,讀題。題目中有一對反義詞,注意讀好,一齊再讀課題。二、初讀課文,目標定向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思考:作者重返歌廷根,感慨萬千。那么,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呢?2、指名認讀生字詞。3、提問: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三、示范引路,學習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德國奇在哪兒?用波浪線劃出有關語句。2、指名回答。出示句子,齊讀。3、這句話中,作者是怎樣寫出“德國之奇”的?圈出有關詞語。指導“脊梁”的讀音、書寫,什么是“脊梁”?“花的脊梁”是什么?4、想象:德國人養花,自己看到的是花的脊梁。如果你就在屋子里,看到的是怎樣的情景?5、作者不光通過這些詞語寫出了德國之奇,還用了怎樣的寫作方法?6、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7、出示單元導語中的句子,齊讀,小結學法。四、舉一反三,自學第3自然段 1、德國之奇還表現在哪里?按剛才的學法自學第3自然段。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五、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配樂總結課文。2、四五十年前,季羨林感受到了德國人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今天,當他再次踏上這塊土地時,他又有了怎樣的感受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體會。3、布置作業:(1)推薦閱讀:季羨林《留德十年》、《重返哥廷根》。(2)背誦第三自然段,默寫自己喜歡的句子。板書: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奇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教 學 過 程 (第2課時)一、復習導入1、聽寫詞語:奇麗 奇特 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 應接不暇 境界 耐人尋味2、師:昨天,我們隨著季羨林先生,游覽了德國的城市哥廷根,知道了在德國——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文中有一句話表達了季羨林先生對這種異國風情的贊嘆,就是“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3、板書: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二、回顧課文
⑴ “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⑵ “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⑴ “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⑵ “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4、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⑴ 過渡:師:“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文中,作者用了一句更簡潔的話來表達這個意思,是哪句話呢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⑵ 結合上下文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誰能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⑶ 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