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疊字聯:“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獲風收;盈盈笑語,盈盈笑,笑頻頻傳報捷。”
五、課后作業
1、課后再搜集幾幅對聯。
2、試著寫寫春聯。
第二課時(展示臺)
一、展示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
(給予充分的展示交流時間,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言形式和自主的語言探究中,激發探究語言的熱情。)
二、表演課本中的劇本或故事中的片斷。
1、展示《晏子使楚》改編后的劇本,選擇優秀一份排演其中一幕。
2、展示《半截蠟燭》續幕,并排演。
三、相聲、快板等表演。
四、交流搜集到的經典的提示語、廣告詞或自己撰寫的提示語、廣告詞。
五、交流賞析精妙的諺語、歇后語等。
六、單元總結
語言的藝術這一單元,我們邊學習邊實踐,到今天就暫告一個段落,希望同學們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能繼續關注、學習語言,在交流中有意識地練習用得體、精當的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不斷豐富自身的語言,提高口頭表達的能力。
教學反思
.
14 再見了,親人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為敘事抒情散文,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最后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現了志愿軍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贊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課文感情真摯強烈,敘事抒情相互交織,語言親切感人,構思精巧別致。作者是以志愿軍對前來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前3個自然段的寫法大體相同。首先,都是用滿含懇求意愿的祈使句開頭,志愿軍對朝鮮人民的關心體貼之情都飽含在這一聲聲的懇求中,表達了志愿軍戰士與朝鮮人民密不可分的親情。同時,這3個自然段還以具有充分肯定語意的反問句結尾,這樣的表達避免了平鋪直敘,將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這3個自然段中間敘述的內容又主要是由送別時的情景和追憶那些令人難忘的往事所組成,把現實的情景和往事結合起來,寫得情真意切。課文的最后3個自然段以呼喚的方式,抒發了志愿軍戰士的心聲,表達了志愿軍戰士與朝鮮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朝鮮人民與志愿軍送別的情景中,體會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受到深刻、生動的國際主義教育;二是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表達思想感情的。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戰役、封鎖、暫時、硝煙、噩耗、剛強、大嫂、籃子、雪中送炭、同歸于盡、深情厚誼"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使自己感動的詞句。
3.理解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的教育。
4.領悟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體會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點:
1.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2. 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并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表達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