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教材培訓
二、 內容及特點本冊教材根據“口語交際”的學年段要求,編制了以下七個內容:1.學會請教別人。想想在下面幾種場合應該怎樣向別人請教。先說一說,再分角色表演。2. 畫畫說說。通過合理的想象,補畫第二幅圖,然后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講給同學們聽。3. 學會拒絕。當別人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讓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你應該學會拒絕。4. 小小新聞發布會。通過看電視、聽廣播或了解周圍發生的事,搜集一兩條有價值的新聞,在班級組織的“小小新聞發布會”上講給同學聽。5. 設計一條公益用語。試著設計一條公益用語,并說說你是怎么想到這樣設計的。6. 健康小顧問。請你針對班級同學的情況,搜集資料,當一回健康小顧問,介紹有關健康小常識,并接受同學的咨詢。7.《水滸》故事擂臺賽。請你準備一段《水滸傳》故事,當眾講一講。比一比,看誰講得精彩。綜觀本冊教材安排的七次口語交際內容?它具體體現了如下特點:①生活性。根植于學生生活基礎上的言語交際。例如:《健康小顧問》②實踐性。語文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口語交際能力只有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歷練中才能得以提升。③時代性。《課標》站在社會發展的前沿,瞻望未來社會對人的要求,提出了“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本冊教材編排的口語交際內容“學會拒絕”、“學會請教別人”、“小小新聞發布會”、“設計一條公益用語”等等,不僅僅是在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是在展示著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引導學生關心社會、融入社會、了解社會,慢慢地走向社會,寓口語交際以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濃濃的生活氣息,潛移默化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覺悟和文化涵養,培養良好的道德言行。三、 教學建議“口語交際”與“聽話·說話”最本質的區別是突出了語言的交際功能,教學活動是在具體的交際情景中進行的,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因此,“口語交際”的課堂應該是一種開放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充滿著尊重與溝通,張揚著個性與智慧的課堂。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建議采用以下基本策略。1.創設情景。只有在具體的情景中,才能喚起學生的情感期待和情感沖動,使學生進入一種渴望情感表現和交流,希望投入到情感活動中去的躍躍欲試的積極狀態,這是使課堂富有生命活力的基本條件,也是讓學生的情感生活成為可能,使他們的情感體驗不斷提升得以發展的基本條件。 2.引導互動。 “交際”和“互動”是密不可分的孿生兄弟,有“交際”必有“互動”,交際效果的好壞在于互動質量的水平。在特定的課堂交際情景中,大多發生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在口語交際中,師生間互動,教師大多表現為情景的創設者,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師生間問題的溝通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知識能力的構建者,口語交際活動一切都是為了促進他們的發展。所以在教學中只有將每位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了,才能確保每一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3.學會傾聽。“傾聽”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態度,是一份尊重。在口語交際中,聽者的一絲神態,一次舉手投足,都可能影響發言者的情感和表達。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自身交往品質的需要。“傾聽”也是一種能力,集中注意力、認真傾聽可以捕捉有效信息,把握主要內容,揣摩其表達的意圖,應對時可以及時調整說話內容和表達方式,進行有效的言語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