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案例評比之二——寧波沈兵
在安排學習自選圖形技能操作模塊里,我故意設置一個學生作品修改的環節,但用得不是很自然。我的本意不是讓學生跟著老師逐個去模仿學會自選圖形操作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讓通過學生之間的幫助示范,從而達到學生的主動學習。正如有一位聽課老師提出,在這里我用了“這個設計對嗎?”的話語是不恰當的,在設計中,不存在對與錯,應該肯定學生的設計想法,要讓學生自己說說需要改進之處,然后可以展開討論,交流方法,從而達到技能的掌握,這才是從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需要去觀察、去解決問題。而我們的老師,特別是在平常的教學中所缺少的。
最后的成果展示是本課的升華與出彩之處。盡管有些學生還沒有出一個像樣的標志,但我認為,在本節課時里,我們并不能強求學生在不到半節課的時間里能做出好的作品來,只要他有想法,只要他有設計的思路,哪怕在課的結束時,他還只畫了一個三角形,只要他能說出自己的設計思路和想表達的意義,我認為這一課他已經完成任務了,我們可以在第二課時中去完善,去鞏固練習更多的操作層面上的技巧。
拓展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新的空間,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同時,首先應該注意保護學生的獨特的個性,并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自由。消泯學生的個性,千人一面,異口同聲,是創造活動的大忌。應該鼓勵學生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大膽地表現,在欣賞評述過程中,鼓勵學生對他人的作品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
從我所展示的三個同學的作品和他們的表達來看,都是非常精彩的,從而也說明了愛山小學學生的良好素質。我們不但要求學生能掌握某一技巧,更重要的是借助這一媒介或手段,讓學生在思維上、在情感上、在語言表達等各個方面上都能有所發展和提高,這才是我們信息技術課堂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