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教案(蘇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受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出示口算卡片)
以開火車的形式,學生計算老師出示的口算卡片。
二、探索方法、解決問題
1.觀察主題圖,解決問題。
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這幅圖,看看茄子先生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數學問題?
生::原來箱子里裝有15把小號。
生::茄子先生要從中拿走8把,問還剩多少把?
師: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現在就請大家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從15把小號中拿走8把,還剩多少把?應該怎樣列算式來表示呢?
生,:15-8。(師板書)
師:為什么這樣列式呢?
生,:從總數15里拿走8,求剩下的部分要用減法。
師:小朋友說得真棒!可15-8又該怎么計算呢?現在就請小朋友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也可以用小棒擺擺看。我們比一比,看哪一組想出的算法最多。
(1)學生小組討論。
(2)集體反饋。
師:哪一組愿意先來匯報一下你們討論的結果。
師根據學生回答分別板書:
15-8=7 15-8=7 想:8+( )=15
8+7=15
5 3 10 5 所以15-8=7
15-5=10 10-8=2
10-3=7 2+5=7
師:原來“15-8”有這么多種的算法,咱們班的小朋友可真厲害啊!能想出這么多種的計算方法。既然有這么多種方法,小朋友計算時可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2.選擇算法,進行計算。
師:想一想,在剛才同學們說過的計算方法中,你覺得哪種方法最快最簡便?
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歸納:從剛才的計算可以看出,8+7=15,15-8=7,這樣想加法算減法比較快,也比較簡便,所以我們在計算時,應盡量選擇這種方法進行計算。明白了嗎?
3.試一試。
師:剛才我們是從15把小號中拿走了8把,現在請你們從15把中拿走7把,會剩下多少把?在小組里說說你的想法,并試著列出算式。
(1)學生小組討論。
教師巡視,指導個別還不熟練的學生進行擺小棒。
(2)學生集體交流反饋。
生:我是先算10-7=3:3+5=8。
生:我是這樣想的,7+( 8 )=15,所以15-7=8。
師:這些同學十分愛動腦筋,都能很快地得到答案。真是非常棒!
師:現在老師要把這15把小號換成13把了,同樣要拿走7把,還剩多少把?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會。
師:好,現在你們就動筆算一算,然后跟你的同桌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反饋。
師:剛才這道題大家解決得不錯。那么老師又想考考你們了,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生:敢!
三、鞏固練習
1.先圈一圈,再計算。(課本第6頁第1題)
(1)弄清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集體交流反饋。
2.課本第6頁“想想做做”2。
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圖意,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說說每個算式的含義。
師:誰愿意根據第一幅圖說說14-8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