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一冊全冊教案4
2、 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三、認一認。
具體地說說小明幾點在干什么?
三、 比一比。
引導學生討論,發現半時和整時的區別,這是本節課的難點,討論完后請小組長代表發言,最后教師作出總結。
四、 結合實踐。
1、 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時間的。
2、 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五、 練一練。
1、 第1、2題都是鞏固鐘表的認識.
2、 小調查是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說一說,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作為一次家t作業,第二天來進行組織交流。
小芳的上午(1課時)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鞏固整點與半點。
2、 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的含義。
3、 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整進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的含義。
教學難點:
組織學生討論過一點與差一點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嘗試認表。
1、 教師出示書上的掛圖,讓學生認認圖中的鐘表。
2、 第3幅9點整學生會認,其它三幅讓學生說說他們是如何認的?
二、說一說。
1、 說一說小芳的上午是如何度過的?
2、 我們應該怎么做?(講衛生、準時上學、尊敬國旗等。)組織討論。
三、練一練。
1、 第1題這種題型很受小朋友的歡迎,請小朋友來當一回啄木鳥醫生,辯認各種小動物認的鐘是否正確。
2、 第2題把整點、半點、整點過一點與差一點整點四種類型放一起,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鐘面后,再連一連。
四、實際應用。
1、 教師出示鐘表實物,隨面進行調試,讓學生認一認是幾點鐘。
2、 反過來,教師說出幾點,學生上來擺一擺。
統計
單元教學目標:
1、 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舉,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 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課程標準中想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1、 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 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圖(1格代表1個單位),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3、 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計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并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
4、 根據統計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最喜歡的水果(2課時)
教學目標:
1、 激發學生參與統計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 初步體驗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3、 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教學難點:
體驗數據、實物整理、統計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啟發教學,實踐體會。
1、 我們班要舉行元旦聯歡會,需要習一些水果,現在市場上蘋果、梨、香蕉、桔子這四種水果最多,咱們調查一下到底習哪種水果吧!
2、 小組活動:
第組一張白紙,四種水果畫片。每人選一種最喜歡吃的水果,貼在紙上,讓大家一眼看出你們組喜歡吃哪種水果的人最多。完成后,貼在黑板上展示。
3、 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