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 > 加法的初步認識(通用8篇)

加法的初步認識

發布時間:2023-01-28

加法的初步認識(通用8篇)

加法的初步認識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義.

  2.認識“+、=”以及它們的書寫方法,會讀寫加法算式.

  3.初步滲透一步應用題的結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來了?(演示動畫)

  師:小猴子聽說同學們都很有本領,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怕不怕?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給我們出了什么樣的題目.繼續演示動畫

  師:看圖說出:左邊有幾個小跳棋,右邊有幾個小跳棋,一共有幾個小跳棋?

  生:左邊有1個小跳棋,右邊有1個小跳棋,一共有2個小跳棋.

  問:也就是幾和幾組成幾?

  生:也就是1和1組成2.

  (繼續演示動畫)問:你能看圖直接說出是幾和幾組成幾嗎?

  學生看圖回答.

  問:這幅圖呢?(繼續演示動畫)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正確,看!小猴子拿著桃子來獎勵你們了.(繼續演示動畫)

  問:小猴子左手拿了幾個桃子?右手呢?合并起來一共是幾個?

  師: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在一起((繼續演示動畫),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兩個數加起來,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學習新知

  1.建立加法概念

  師:要做加法,我們首先就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就叫加號,你們看,這就是加號(出示“+”),加號表示“合并起來”的意思.

  師:要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寫成加法算式是:1+1

  問:1和1合并起來是多少?

  生:是2.

  師:所以1加1就等于2(板書=2),“=”叫等號,2是1和1合并起來的得數.這個算式讀作:1加1等于2.

  學生練習讀算式.

  問:誰能結合這幅圖說一說“1+1=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表示把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一共是2個桃子.

  2.進一步認識加法含義

  (1)繼續演示動畫

  問:有幾個小朋友做游戲?又跑來了幾個?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加法?誰會列式?(板書:2+1=3)

  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繼續演示動畫

  師:請你試著用三句話說出圖意.

  生:有1只小貓在玩球,又跑來2只,一共有幾只小貓?

  問:求“一共有幾只小貓”應該怎么想?

  學生互相說一說,然后列式解答.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加法的初步認識 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法的意義,能夠熟練地口算3以內的加法.

  (二)認識“+”號、“=”號,會讀加法算式.

  (三)初步滲透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難點:會用數的組成,正確計算3以內的加法.

  課前準備

  (一)教具:計數器、氣球圖、游戲圖、小貓圖.

  (二)學具:小圓片、小鹿卡片各3個.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撥珠說數的組成.(老師撥珠學生說)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2.出示小黑板,說數的組成.

  學生說,老師板書.

  (二)學習新課

  通過直觀演示,引入新課:

  師說:請同學們從鉛筆盒里拿出1支鉛筆放在桌子的左邊,再拿出1支放在右邊.現在請把這2支鉛筆合并在一起,(讓學生做合并的動作)一共是幾支鉛筆?(一共是2支鉛筆)

  師說:對,1和1組成2,一共是2支鉛筆.

  1.教學1+1=2

  (1)出示:小朋友拿氣球圖(一).

  引導學生看圖后回答問題:

  小朋友左手有幾個氣球?(小朋友左手有1個氣球)(板書1)

  小朋友右手有幾個氣球?(小朋友右手有1個氣球)(板書1)

  (2)出示圖(二):

  師問:把這兩個氣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幾個氣球?(一共有2個氣球)(板書2)

  指名學生敘述圖意:小朋友左手有1個氣球,右手有1個氣球,把兩個氣球合并在一起,一共有2個氣球.

  (3)出現加法算式:

  師說:把左手的1個氣球和右手的1個氣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就是要把兩個數(指1和1)加起來.用加法算式表示:

  先寫1(指板書1),表示左手的1個氣球,再寫1(指板書1),表示右手的1個氣球,求一共是多少個氣球,在兩個數中間寫加號(板書加號).寫加號時,先寫一橫,再寫一豎.1+1得2,最后寫等號和2.板書:

  師說:這個加法算式讀作:1加1等于2.

  指名讀加法算式,齊讀.

  指名說:算式中的兩個1和2各表示什么?

  2.教學2+1=3.

  出示游戲圖.學生觀察后,回答問題:

  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同學們在做拍手游戲)

  你們看圖思考:原來有幾個小朋友?又來了幾個小朋友?一共是幾個小朋友?

  要求學生把這3個問題連起來回答.

  先自己小聲練習回答以上3個問題.

  指名回答:原來有2個小朋友,又來了1個小朋友,一共有3個小朋友.(學生邊說,老師邊畫上集合圈)

  師說: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就要把這兩個圈里的小朋友合并在一起,(在三個小朋友的外面畫一個大圓圈)也就是把2和1加起來,算式怎么寫?指名說算式,老師板書:

  2+1=3

  誰能把這個算式讀一讀?

  誰能說說 2,1,3在這個算式里各表示什么? 3是怎么得來的?(3是2和1合起來的.)

  師說:因為2和1組成3,所以2+1=3.(指名說)

  3.教學1+2=3.

  (1)出示小貓圖.

  引導學生看圖,然后用三句話敘述圖意:(原來有幾只小貓?又跑來幾只?一共有幾只小貓?)

  先自己小聲練習說,再兩人一組互相說,最后指名2~4人說圖意.

  師說:原來有1只小貓,又跑來2只,要求一共有幾只小貓?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誰會列算式?老師板書:

  1+2=3

  師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因為要求一共有幾只小貓,就是把1只和2只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指名讀算式、指名說算式中的1,2,3各表示什么?

  (2)師問:我們不看圖,計算1+2時,怎么想得數?(想1和 2組成 3,所以 1加 2等于3)還可以怎么想?(想2加1等于3,1加2也等于3)

  師說:你們說得對,計算加法時,可以利用數的組成來想得數.剛才我們看過的圖都是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計算.計算時,可以根據數的組成想它的得數.

  (三)鞏固反饋

  1.擺一擺,算一算.

  (1)請同學們在桌子的左邊擺1個圓片,右邊擺2個圓片,一共有幾個圓片?用什么方法計算?(加法)為什么?

  請同學們在圓片的下邊用數字卡片擺出加法算式:1+2=3.

  (2)在桌子左邊擺2只小鹿圖片,右邊擺1只,一共有幾只?在小鹿圖片下面擺算式:老師行間巡視,及時指導.

  指名讀算式,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因為這是把2只小鹿和1只小鹿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2.看圖說算式:

  3.看算式說得數,說出你是怎樣算的.

  2+1=

  1+1=

  1+2=

  4.做一做:

  做教科書第12頁的第1題時,要求學生先敘述圖意,再填算式.第2題,要求直接填得數.

  小結 這節課我們知道了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計算.計算時,可根據數的組成來想得數.今天學的就是,(貼出課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教學,是學生學習加法運算的開始,也是應用題的啟蒙.計算雖然簡單,但它在本單元中起著較重要的作用,為以后學好10以內的加法打好基礎.因此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這節課是這樣設計的:

  一、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在復習準備階段的撥珠說2,3的組成、看卡片口答數的組成都是為新課鋪墊的.

  二、通過實物演示、動手操作、看圖敘述圖意,使學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在新課前安排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擺鉛筆,目的是讓學生對“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有個感性的認識.最后在鞏固反饋階段,又安排了自己擺一擺,算一算,也是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三、三個例題在安排上各有側重,例一,是以老師為主導,把概念交待清楚.例二,重點滲透集合思想,使學生初步知道應用題的結構.例三,重點訓練學生在看清圖意的基礎上能用三句話敘述圖意,體現應用題的啟蒙教學開始了.同時,體現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整個教學安排,重點在新課環節,使學生知道加法的意義.

  板書設計 

加法的初步認識 篇3

  一、1.我們先來做手指謠吧,準備好,速度快一點

  拍拍手做游戲、幾和幾組成4。

  《拍手算數》4可以分成1和3,1和3組成4

  2.考一考數組成,出示題卡。

  同學們的手越來越靈活了,牢記數的組成對我們學習數學很重要,我們還要經常練習呀!

  二、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新內容。看老師這有兩個神奇的盒子(出示)。猜猜里面有什么?(展示什么都沒有)。

  2.沒有吧。(變魔術掏出蘋果)。這個盒子里有什么?這盒子里蘋果的數量用幾來表示? 1 板書

  這個盒子里有什么?這盒蘋果的數量用幾來表示?板書  2。

  3.(放盤子里)。老師把蘋果怎么樣了?

  4.你知道嗎?把這兩個盒子里的蘋果合起來可以用算式來表示呢,什么算式?

  1+2=3      2+1=3

  像這樣的算式就叫加法算式

  5.對!怎么讀啊?板書1加2等于3

  指 + 這是什么啊?板書加號,= 是什么?板書等號

  6.1+2就是把1和2——合起來。

  7.你會擺一擺嗎?沒有蘋果用學具來代替。比比誰的動作又輕又快。把學具拿出來放在桌子上。請你在左邊擺1個,右邊擺2個。現在把它們合起來,看看是幾啊?

  8.你是怎么擺的?誰愿意到前面說說?最后一人用蘋果圖片擺。5人(左~右 合)

  9.你剛才說的就是1+2=3的含義。1+2=3的意思就是把1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

  10.計算把兩個數合起來就要用加法來計算。

  三、1.回憶一下,剛才你是怎么算出來1+2得3的呀?

  ①  我是數的。我們一起數一數。

  ②  1和2合起來是3。利用數的組成可以幫助我們計算加法,因為1和2組成3,所以1+3=4   5人

  ③  接數。接著數就是,2、3

  2.哦!計算1+2可以有這么多種方法呢。

  ①  可以數

  ②  根據數的組成來算

  ③  接著數

  3.2+1得多少啊?方法是一樣的。我最喜歡用數的組成來算題。

  4.經過剛才的學習,你以后再遇到把兩個數合在一起時,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出示氣球,先3個粉,再1個藍,用一句話說說,老師手里是什么?(合起來是多少?)連起來問一問會列式嗎?

  3+1      1+3

  五、在花瓶里插2朵花,再插3朵,用一句話說說,再提一個問題,把問題連起來說一遍。

  會列式嗎?

  六、p23做看圖、說圖、列式。

  七、p24做看圖、說圖、列式。

  八、看每組算式有什么特點?

  九、比賽1+1   1+2   3+2   4+1   2+2   1+4

加法的初步認識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義.

  2.認識“+、=”以及它們的書寫方法,會讀寫加法算式.

  3.初步滲透一步應用題的結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來了?(演示動畫)

  師:小猴子聽說同學們都很有本領,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怕不怕?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給我們出了什么樣的題目.繼續演示動畫

  師:看圖說出:左邊有幾個小跳棋,右邊有幾個小跳棋,一共有幾個小跳棋?

  生:左邊有1個小跳棋,右邊有1個小跳棋,一共有2個小跳棋.

  問:也就是幾和幾組成幾?

  生:也就是1和1組成2.

  (繼續演示動畫)問:你能看圖直接說出是幾和幾組成幾嗎?

  學生看圖回答.

  問:這幅圖呢?(繼續演示動畫)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正確,看!小猴子拿著桃子來獎勵你們了.(繼續演示動畫)

  問:小猴子左手拿了幾個桃子?右手呢?合并起來一共是幾個?

  師: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在一起((繼續演示動畫),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兩個數加起來,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學習新知

  1.建立加法概念

  師:要做加法,我們首先就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就叫加號,你們看,這就是加號(出示“+”),加號表示“合并起來”的意思.

  師:要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寫成加法算式是:1+1

  問:1和1合并起來是多少?

  生:是2.

  師:所以1加1就等于2(板書=2),“=”叫等號,2是1和1合并起來的得數.這個算式讀作:1加1等于2.

  學生練習讀算式.

  問:誰能結合這幅圖說一說“1+1=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表示把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一共是2個桃子.

  2.進一步認識加法含義

  (1)繼續演示動畫

  問:有幾個小朋友做游戲?又跑來了幾個?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加法?誰會列式?(板書:2+1=3)

  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繼續演示動畫

  師:請你試著用三句話說出圖意.

  生:有1只小貓在玩球,又跑來2只,一共有幾只小貓?

  問:求“一共有幾只小貓”應該怎么想?

  學生互相說一說,然后列式解答.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擺一擺、說一說

  讓學生擺圓片:左邊擺1個圓片,右邊擺2個圓片,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一共是3個圓片,1+2=3.

  4.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在什么情況下用加法?計算加法要根據什么算出得數?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鞏固練習

  1.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解答。

  2.看算式,先用學具擺一擺,然后再寫得數.

  1+1=     2+1=     1+2=

  3.游戲:找朋友(詳見探究活動)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注:主題掛圖(后稱“主題圖”)內容就是課本上每個知識題目下的圖畫.也可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

  【應用說明】

  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演示充分感知“加法”的內涵——講述:1和1合起來是2,合起來還可以說成加起來,1和1加起來,可以在1和1的中間寫上“+”(板書“+”),“+”是加號(板書“……加號”).相加后得幾,可以先寫上一個符號“=”表示,“=”是等號(板書“……等號”).

  教師總結:這道題是把左手的1個氣球和右手的1個氣球合起來,問一共是幾個氣球;我們知道合起來就是加起來,所以我們說這道題是用加法計算的.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新知識: 加法.(板書課題:加法)

  探究活動

  游戲:摘蘋果

  游戲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3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準備

  一棵“蘋果樹”,一些寫著算式(如下)的“蘋果”,一些標有數字(1、2、3)的筐.

  1+1=   1+2=   2+1=   2-1=   3-1=   3-2=

  游戲過程

  1.將“蘋果”掛在“蘋果樹”上,筐放在樹下.

  2.學生摘下“蘋果”放到相應的筐里.

  3.誰摘得多誰就獲勝.

  

加法的初步認識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義.

  2.認識“+、=”以及它們的書寫方法,會讀寫加法算式.

  3.初步滲透一步應用題的結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來了?(演示動畫)

  師:小猴子聽說同學們都很有本領,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怕不怕?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給我們出了什么樣的題目.繼續演示動畫

  師:看圖說出:左邊有幾個小跳棋,右邊有幾個小跳棋,一共有幾個小跳棋?

  生:左邊有1個小跳棋,右邊有1個小跳棋,一共有2個小跳棋.

  問:也就是幾和幾組成幾?

  生:也就是1和1組成2.

  (繼續演示動畫)問:你能看圖直接說出是幾和幾組成幾嗎?

  學生看圖回答.

  問:這幅圖呢?(繼續演示動畫)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正確,看!小猴子拿著桃子來獎勵你們了.(繼續演示動畫)

  問:小猴子左手拿了幾個桃子?右手呢?合并起來一共是幾個?

  師: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在一起((繼續演示動畫),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兩個數加起來,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板書課題)

  學習新知

  1.建立加法概念

  師:要做加法,我們首先就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就叫加號,你們看,這就是加號(出示“+”),加號表示“合并起來”的意思.

  師:要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寫成加法算式是:1+1

  問:1和1合并起來是多少?

  生:是2.

  師:所以1加1就等于2(板書=2),“=”叫等號,2是1和1合并起來的得數.這個算式讀作:1加1等于2.

  學生練習讀算式.

  問:誰能結合這幅圖說一說“1+1=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表示把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一共是2個桃子.

  2.進一步認識加法含義

  (1)繼續演示動畫

  問:有幾個小朋友做游戲?又跑來了幾個?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加法?誰會列式?(板書:2+1=3)

  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繼續演示動畫

  師:請你試著用三句話說出圖意.

  生:有1只小貓在玩球,又跑來2只,一共有幾只小貓?

  問:求“一共有幾只小貓”應該怎么想?

  學生互相說一說,然后列式解答.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擺一擺、說一說

  讓學生擺圓片:左邊擺1個圓片,右邊擺2個圓片,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一共是3個圓片,1+2=3.

  4.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在什么情況下用加法?計算加法要根據什么算出得數?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鞏固練習

  1.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解答。

  2.看算式,先用學具擺一擺,然后再寫得數.

  1+1=     2+1=     1+2=

  3.游戲:找朋友(詳見探究活動)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注:主題掛圖(后稱“主題圖”)內容就是課本上每個知識題目下的圖畫.也可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

  【應用說明】

  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演示充分感知“加法”的內涵——講述:1和1合起來是2,合起來還可以說成加起來,1和1加起來,可以在1和1的中間寫上“+”(板書“+”),“+”是加號(板書“……加號”).相加后得幾,可以先寫上一個符號“=”表示,“=”是等號(板書“……等號”).

  教師總結:這道題是把左手的1個氣球和右手的1個氣球合起來,問一共是幾個氣球;我們知道合起來就是加起來,所以我們說這道題是用加法計算的.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新知識: 加法.(板書課題:加法)

  探究活動

  游戲:摘蘋果

  游戲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3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準備

  一棵“蘋果樹”,一些寫著算式(如下)的“蘋果”,一些標有數字(1、2、3)的筐.

  1+1=   1+2=   2+1=   2-1=   3-1=   3-2=

  游戲過程

  1.將“蘋果”掛在“蘋果樹”上,筐放在樹下.

  2.學生摘下“蘋果”放到相應的筐里.

  3.誰摘得多誰就獲勝.

加法的初步認識 篇6

  教學目標 :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5、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并能養成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激勵每個學生說出自己計算4+1=5的過程。

  教學難點:使學生會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

  設計意圖:

  1、  注重培養學生看懂圖意,會用語言表達清楚圖意。 

  2、  引導學生算法多樣化,但要找到自己最簡單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演示: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并對四只小鳥加以特寫。同時還伴隨著清脆的鳥叫聲。

  教師問:老師想知道有幾只小鳥,誰愿意幫我?你是怎么知道的?(個別、集體數一數)

  課件繼續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學生觀察)

  問:看到這些,你能提些什么問題?

  學生根據觀察到的畫面提出問題,教師給予鼓勵,然后在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中抽出與本課教學內容相符合的的問題:“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接著讓學生思考:求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鳥,可以怎樣列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在小鳥圖的下面顯示: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小組合作,探索多種算法

  問:4+1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請把你的方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是怎么算的。教師巡視,注意傾聽學生的不同想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學生有看圖得出的,有數數得出的,有扳手指得出的,還有是用學過的數的組成來算的。

  (對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給予鼓勵,并顯示得數5)

  師:剛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們學過的4和1可以組成5,5可以分成4和1這個辦法來計算的,這個辦法很好,你也能用這種方法也來試著算一算嗎?(引導學生想數的組成知識,使依賴直觀圖進行計算的學生逐步脫離直觀,過渡到應用數的組成知識來進行計算。)

  三、分層練習,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題

  (1)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再請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學生匯報算式;3+2=5 ,2+3=5

  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觀察上面的這兩個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使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2、“做一做”第2題

  要求學生邊擺邊列算式。

  四、聯系生活,豐富聯想,鞏固深化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五、全課小結

  課后反思

  對本節課比較滿意的地方:(教學設計、重難點、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手段等方面)

  加法對現在的一年級學生來說也許已經不是初步認識的,因為大多數學生都上過學前班或幼兒園大班,特別是有的幼兒園為了討家長的歡心都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他們已經把計算訓練得很快了。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其中有些是機械化的,學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法,什么又是減法,有些學生還很天真地說:“我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過加減法了,老師說多了就加,少了就減。”有些會說:“怎么一年級和幼兒園教一樣的東西?”他們進入學校學數學的最初興趣就這樣被破壞了,非常可惜!

  作為一個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節課是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既是學生學習加法運算的開始,也是應用題的啟蒙。上這節《加法的初步認識》,我想了很多的方法。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加法含義。

  本節課的開始,我創設了“小鳥從美麗的大森林飛到草原上,落到草地上吃草”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數一數有幾只小鳥,課件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讓學生說說看到這些你想到了,讓學生自己提問,老師刪選學生的問題,保留“一共有幾只小鳥?”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感知“合起來”就“加起來”的意思,對加法有了感性認識,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望。

  二、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進一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接著我把學生引入“氣球圖”,看完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看懂了什么,然后指名說一說,讓學生帶這任務去觀察,既培養的學生的觀察興趣,滿足了他們表現的欲望,又增進學生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通過數學學習,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是新課標中特別強調的。加法的初步認識對現在的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很簡單,我也不擔心他們掌握不了這一內容,所以在本節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我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說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我作為一個傾聽者,將他們零散的知道串連起來,用規范的語言深化他們對加法的認知,使他們加深了對加法的意義的理解,又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為今后學習應用題打下了基礎。

  新課標需要新理念來支持,作為新課標的實踐者,我們在積極實踐的同時,又要不斷地去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貫徹好新課標精神,落實好素質教育。

  這節課明顯的缺陷:(并分析原因)

  改進的措施:

加法的初步認識 篇7

  教學內容:p23~24,練習三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實踐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小黑板、數字卡片、每個學生準備三個圓紙片和2個三角形,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引導學生從1數到5,再從5倒數到1。

  2、看圖填數字:

  3、出示數字卡片,讀數(開火車讀、個人讀、小組讀等形式)。

  4、按順序填數: 135。

  5、搶答:看卡片說數,復習數的組成。

  二、新授:

  1、教師在黑板上先貼1張圓紙片,然后再貼2張圓紙片,指名上來在圖下寫數字,合起來是幾? (同樣請小朋友上來也可以)

  2、從圖象抽象出數字,把1和2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表示,板書“+”

  3、引導學生說出1+2是多少,用數字表示是多少?邊說邊寫“1+2=3”

  4、我們把1和2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板書課題:加法)

  5、讀一讀加法算式(可跟教師讀、小組內互相檢查讀、指名讀等)可邊讀邊做手勢。

  6、教師引導學生,這幅圖還可以怎么列式?讓學生看圖說一句話,并列式。

  7、再舉個例子,學生自學。

  8、小組內學習,動手擺擺,邊說邊做手勢,全組一起說等于幾,并把式子寫下來(要求每人都擺一次:1+2,2+1,1+3,3+1)

  9、我當小老師:舉個例子,給大家出加法算式題。

  三、小結: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認識了什么新朋友?

  四、練習:

  1、p23做一做,學生邊動手擺邊說式子和得數。

  2、教師指導做p24“做一做”第1、2題。

  教學反思

加法的初步認識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義.

  2.認識“+、=”以及它們的書寫方法,會讀寫加法算式.

  3.初步滲透一步應用題的結構,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來了?(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師:小猴子聽說同學們都很有本領,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怕不怕?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給我們出了什么樣的題目.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師:看圖說出:左邊有幾個小跳棋,右邊有幾個小跳棋,一共有幾個小跳棋?

  生:左邊有1個小跳棋,右邊有1個小跳棋,一共有2個小跳棋.

  問:也就是幾和幾組成幾?

  生:也就是1和1組成2.

  (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問:你能看圖直接說出是幾和幾組成幾嗎?

  學生看圖回答.

  問:這幅圖呢?(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正確,看!小猴子拿著桃子來獎勵你們了.(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問:小猴子左手拿了幾個桃子?右手呢?合并起來一共是幾個?

  師: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在一起((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兩個數加起來,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法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學習新知

  1.建立加法概念

  師:要做加法,我們首先就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就叫加號,你們看,這就是加號(出示“+”),加號表示“合并起來”的意思.

  師:要把小猴子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寫成加法算式是:1+1

  問:1和1合并起來是多少?

  生:是2.

  師:所以1加1就等于2(板書=2),“=”叫等號,2是1和1合并起來的得數.這個算式讀作:1加1等于2.

  學生練習讀算式.

  問:誰能結合這幅圖說一說“1+1=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表示把左手的1個桃子和右手的1個桃子合并起來,一共是2個桃子.

  2.進一步認識加法含義

  (1)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問:有幾個小朋友做游戲?又跑來了幾個?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加法?誰會列式?(板書:2+1=3)

  問: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繼續演示動畫“加法的初步認識”

  師:請你試著用三句話說出圖意.

  生:有1只小貓在玩球,又跑來2只,一共有幾只小貓?

  問:求“一共有幾只小貓”應該怎么想?

  學生互相說一說,然后列式解答.

  問: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擺一擺、說一說

  讓學生擺圓片:左邊擺1個圓片,右邊擺2個圓片,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一共是3個圓片,1+2=3.

  4.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在什么情況下用加法?計算加法要根據什么算出得數?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鞏固練習

  1.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解答。

  2.看算式,先用學具擺一擺,然后再寫得數.

  1+1=     2+1=     1+2=

  3.游戲:找朋友(詳見探究活動)

  板書設計 

  加法的初步認識

  【板書設計 

  注:主題掛圖(后稱“主題圖”)內容就是課本上每個知識題目下的圖畫.也可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出.

  【應用說明】

  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演示充分感知“加法”的內涵——講述:1和1合起來是2,合起來還可以說成加起來,1和1加起來,可以在1和1的中間寫上“+”(板書“+”),“+”是加號(板書“……加號”).相加后得幾,可以先寫上一個符號“=”表示,“=”是等號(板書“……等號”).

  教師總結:這道題是把左手的1個氣球和右手的1個氣球合起來,問一共是幾個氣球;我們知道合起來就是加起來,所以我們說這道題是用加法計算的.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新知識: 加法.(板書課題:加法)

  探究活動

  游戲:摘蘋果

  游戲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3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準備

  一棵“蘋果樹”,一些寫著算式(如下)的“蘋果”,一些標有數字(1、2、3)的筐.

  1+1=   1+2=   2+1=   2-1=   3-1=   3-2=

  游戲過程

  1.將“蘋果”掛在“蘋果樹”上,筐放在樹下.

  2.學生摘下“蘋果”放到相應的筐里.

  3.誰摘得多誰就獲勝.

加法的初步認識(通用8篇) 相關內容:
  • 10的加法教案(精選12篇)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看實物圖,根據圖意編10的加法應用題并列式計算,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實際意義。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3、注意幼兒書寫時握筆的正確姿勢。活動準備:不完整分合式若干。活動過程:一、集體活動。...

  • 5的加法說課稿(精選7篇)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09級學前(1)班的李娜,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5的加法》我本次主要從說教材,說活動設計意圖、活動目標及活動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活動過程、板書設計、活動反思等七個方便來說……一...

  • 《6、7的加法》教學反思(精選13篇)

    這部分內容教學得數是6、7的加法,教材從前面的一圖一式過渡到一圖兩式,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相應的兩道加法算式之間的聯系。課一開始我利用小火車游戲進行6和7的分合的練習。安排這樣的復習,是想讓舊知識成為了新內容學習的扎實基礎。...

  • 筆算加法練習題(通用3篇)

    第5課時教學內容:課本第14-15頁練習二6-10題。教學目標:1.復習鞏固100以內兩位數加法的筆算方法,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計算等多種能力。...

  • 加 法(精選15篇)

    加 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23頁例題及做一做,27頁練習三第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 和是8的加法和8減幾(精選3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0頁的例題、“試一試”,第50~51頁“想想做做”第1~6題。教學目標:1、經歷提出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計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 加法估算(精選2篇)

    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加法估算(教材45~46頁)教學目標: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估算的方法,認識“≈”,會用“≈”表示估算的結果。思維發展目標:在學習估算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 1.3.5 加法(通用16篇)

    根據幼兒好動,喜歡操作的特點,我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在操作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活動目標: 1、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4以內數的組成。...

  • 6的加法(精選15篇)

    收藏 分享 -4-2 21:09| 發布者: 劉炳霞| 查看數: 9| 評論數: 0|原作者: 劉炳霞|來自: 壽光營里鎮岔河幼兒園將本文分享到: 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活動課題:6的加法活動目標:1、通過演示教具,教師與幼兒的活動,進行口頭加法練習...

  • 加 法(精選14篇)

    根據幼兒好動,喜歡操作的特點,我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在操作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活動目標: 1、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4以內數的組成。...

  • 的加法和 5 減幾(通用6篇)

    教學目標(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二)能正確計算4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能正確計算4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難點:4減幾的減法及看圖列減法算式.課前準備(一)教具:小汽車圖、熊貓圖、蘋果圖片.(二)學具:三角形的圖...

  •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精選9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加深對加法的理解.2.會利用這些關系對加法進行驗算和求未知數 .3.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求未知數 的書寫格式教學過程一、復習引新填空( )+20=50 300+( )=3605...

  • 5的加法(精選17篇)

    收藏 分享 -4-2 21:09| 發布者: 劉炳霞| 查看數: 9| 評論數: 0|原作者: 劉炳霞|來自: 壽光營里鎮岔河幼兒園將本文分享到: 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活動課題:6的加法活動目標:1、通過演示教具,教師與幼兒的活動,進行口頭加法練習...

  • 1.3.5 加法(通用13篇)

    加法(三年級實驗教材數學說課教案)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8頁例2。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位算。2、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 《加法》教學設計(通用4篇)

    一 、教學目標2、 初步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等號,會讀加法算式。2、學會加法的計算方法,能夠熟練地口算得數是5以內的加法,并會在等號后面寫得數。3、會解決簡單的加法問題。4、培養觀察、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影院 | 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 | 成人7777 |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 日本伦理一区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草草|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亚洲国产日本 | 国产精品天天看特色大片 | 国产内射在线激情一区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欧美高清免费大片 |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 中国丰满少妇熟乱xxxx | 夜夜摸夜夜添夜夜添破 | 91视频a | 日韩中出视频 | seseav在线 | 国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 日本孕妇高潮孕交视频 | 亚洲伦理在线 | 免费大全 | 怡红院亚洲 | 电锯惊魂1在线观看 | 中国女人高潮hd | 国产人人人 |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午夜免费网站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播放 | 中国黄色一片 |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在线欧美一级视频 | 99国产高清 | 国产91我把她日出白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