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口耳目教學設(shè)計
(2)自由練讀,小組讀,指名讀,加拼音讀,去拼音讀。
(3)競賽讀。看誰認得快記得多;你已經(jīng)認識了多少
(五)、鞏固發(fā)展,開放創(chuàng)新
1、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字,認一認,讀一讀,說一說。
a)給這個字找一個朋友。(如“耳朵”、“山羊”、“毛竹”等
b)說一兩句關(guān)于這個字的話。(如“熊貓愛吃竹子”)
c)編順口溜(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容易忽略的筆畫)。如“兔”——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有一點,
2、課后練習,鞏固方法。
a)翻開書48頁,用筆連一連。
b)答案對照
三、書寫
1、認識新筆畫“豎”、“撇”、“捺”。
請把筆和本準備好,在學寫這三個字之前,讓我們先認識3種筆畫,
第一種:“豎”豎有兩種,一種是帶針尖的豎(板書),一種是不帶針尖的豎(板書),第二種筆畫“ ”(撇)從右上到右下,起筆重,越來越輕,收筆時比較快(板書),第三種筆畫“ ”(捺)從左上到右下,起筆輕,越往下越重,收筆時更重,稍稍頓一 下輕輕收起。
(可以讓學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練寫,感受用力的輕重變化。)
2、筆順規(guī)則。
現(xiàn)在我們又認識了三重筆畫,加上上一節(jié)認識的“一”,一共是四種,如果四種筆畫到一起,我們應(yīng)該先寫誰,后寫誰?現(xiàn)在老師說兩條筆順規(guī)則,看誰聽得準,記的牢。“先橫后豎,先撇后捺”
書寫“十”。
⑴強調(diào)筆順規(guī)則:先橫后豎。
⑵學生觀察課本上的范字。
⑶教師范寫,并提醒學生:注意兩筆的交接處,橫筆左右兩邊較均等,豎筆的上部短、下部長。“十”字,它是由一橫一豎組成的,橫在橫線上,豎在橫中線上,豎在豎中線上,是帶針尖的豎。
⑤書空
⑥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⑦評議;繼續(xù)練寫。
書寫“木”、“禾”。
①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然后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教師范寫這兩個字。
“木”字一橫寫在上半格里,豎寫在豎中線上,一撇一捺起筆在一橫一豎的相交處,收筆要比豎高一些,豎不是帶針尖的。
“禾”,一撇寫在上半格里,是橫撇,要短而平,下面與“木”字寫法相同。
③書空。
④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
⑤評議。
⑥練寫。
(在學生書寫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書寫姿勢)
[教學理念:能抓住三個字的共性,化難為易,利用最熟悉的“十”字,引導學生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字形。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看帖、自主學習筆順、關(guān)注異同的良好習慣,并通過展示評價,有針對性地再次寫字,提高寫字質(zhì)量。]
四、作業(yè)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還可以見到我們這節(jié)課認識的“新朋友”?
五、板書設(shè)計
個 木 禾 了 子